第2章 阅读至0%

第2章

书名:飘向南方的浮萍 作者:南边的山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3-06-23 03:49
    时间长了,那些说怪话的人,慢慢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从心里佩服方伟,也接受了他这种,类似于慈善行为,愿意与之交往,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各行各业的朋友。
    方伟的脉很广,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从来不小看任何人,对人都很尊重,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警察和小伙子的对话,方伟听了一会儿,他转过身来,瞅着眼前这个小伙子,心想,要是有办法的话,小伙子也不会受到,如此的对待,帮他一把还是不帮,还是听他说些啥,弄清事情原委,再做出决定。
    “没钱还坐火车?岂有此理,要是旅客都像你这样,不买票的话,那还了得。”乘警严厉的口气说道。
    “我确实没钱买票,我家里很穷,为了一张火车票钱,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没有借到几个钱,也没有错过路费。”小伙子解释道。
    “像你这种说法的人,我见得多了,如果不补票的话,下一站必须下车,把你交给车站派出所处理。”列车乘警态度坚决的说。
    “同志,不,大叔,你就行行好吧。千万不要把我赶下车,那我就彻底完了。”小伙子忙把同志改为大叔,用祈求地口吻说道;“我真的没钱,要是有钱的话,我肯定会补票的。”
    小伙子说完,眼泪汪汪的看着,列车乘警与车长,同时,他把母亲给他路上,吃的几个干巴巴的、有点儿发黑的,野菜饽饽拿了出来,放到餐桌上说道;“这是娘让我路上吃的,其它的啥都没有了,你们要是不信的话,我可以把衣服脱了,让你们随便搜查。”
    列车长是四十多岁女同志,听完小伙子的诉说,看着小伙子拿出来的野菜饽饽,严肃的态度缓和了许多。乘警年龄大概五十来岁,是个男同志。瞅着和自己儿子大小差不多,流着眼泪的小伙子,心也软了,刚才的凶相,少了许多。
    “你要去哪儿?去干什么?”乘警用缓和的口气问道。
    “去岭南岭,听说那边工作好找,只要能吃苦肯干,就能挣到钱,只要能挣到钱,就能改变家里的生活。这次我出来,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与嘱托,如果挣不到钱的话,就是死在外面,也不会回家的,”他回答道。
    小伙子的回答,触动了方伟柔软的心,他想,没钱人真难过,一点尊严都没有,训斥声不时的传进耳朵,方伟实在听不下去,好像自己受到羞辱一样。
    “警官同志,你好!”。方伟对列车乘警说道。
    “你好!有什么事,需要帮助吗?”乘警客气的问道。
    “谢谢!不需要。”方伟用手指着面前的年轻人,向乘警说道;“他是不是没买票?”
    “是的,他没买票。我正在问明情况。”乘警回答道。
    就在方伟与乘警说话时,小伙子那双泪水未干的眼睛,一直瞅着他,方伟也没有多想,顺嘴向列车乘警说道;“我可以替他买票吗?”
    乘警也觉得有些奇怪,上下打量着他,转脸看了那小伙子一眼,又回头瞅着方伟,用怀疑的眼光,像是在审视一个骗子。
    列车乘警足足考虑了有一分钟,当时的气氛真还有点紧张。可能是方伟迫切等待答复的眼神,乘警感觉到了,或许是方伟这个举,动令他惊讶,寻思了一会儿,这才慢慢吞吞,用疑虑的口吻说道;“你真的愿意为他买票?还是一句玩笑话?”
    “警官,我不会开玩笑的,我愿意为他买票!”.方伟肯定的回答道。
    列车乘警听了方伟的回答,征得列车长的默许,然后转过脸来,瞅着小伙子说道;“了解到你的实际情况,确实没钱买票,也没有干别的坏事,就不做其他的处理了,既然有人愿意替你补票,那就再好不过了。”
    车长向旁边的补票员,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叹了一口气,瞅了一眼小伙子,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
    乘警平时经常遇到,逃票的这种事情,而有人愿意站出来,替别人补票,这是很少见的,面前这个小伙子,是很幸运的。
    乘警用平和的口吻说道路;“小伙子,你可是遇到好人了,还不赶快谢谢人家,还在磨蹭什么?”
    “谢谢!谢谢!谢谢…。”那个小伙子站起来,绕过餐桌,走到方伟面前,满脸感激之情,深深地鞠了一躬,拉住他的手,‘谢谢’两个字一直说个不停。
    社会上富有同情心,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不只方伟一个,比如今天,乘警在他力所能及,又不违反原则的范围内,做出正确决定,列车长望着那个年轻人,流露出怜悯的眼神,还有邻座两个帮腔的小伙子,以及说好话的旅客,他们都是富有同情心的好人。
    在方伟看来,社会上还是好人多,确实有些人,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但好心还是有的,总之一句话,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真遇到过不去的坎儿时,还是会有人帮忙的。有能力的人,一个小小的善举,可能会改变穷苦人的一生。
    补票手续办完后,方伟把小伙子拉到餐桌旁边,两个人坐下来,正要开口说话,就在此时,吃早餐的旅客,包括餐车服务员,向他投来亲切的目光,餐车里的响起一片赞扬声,弄得方伟怪不好意思的。
    小伙子瞅了瞅方伟,拘谨地低下头,不知如何是好,慌乱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可能是方伟的帮助,使他摆脱了困境而感到庆幸,也可能是为自己的贫穷而难过,或许是因为词穷,而无法用语言表达,他认为沉默,才是最好的回应。
    小伙子就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两只手在不停的在拨弄着自己的衣襟,默默的低着头不说话。可能受到他的感染,方伟也沉默了。
    这时,餐车服务员走到面前,问道;“同志,需要用早餐吗?”
    “两份早餐。”方伟回答道。
    面带微笑的服务员,转身离去,不大一会儿功夫,早餐已摆在他们面前,她用标准的普通话说道;“二位,请慢用。”
    “谢谢!”方伟客气的回答。
    餐车服务员离开后,方伟把早餐向小伙子面前推了推,说道;“不要再摆弄自己的衣服了,赶快吃饭吧。”
    小伙子没有说话,脸微微发红,带着犹豫复杂的表情,慢慢的拿起筷子,不时用袖口擦着,眼角的泪水。
    为了打破眼前尴尬的局面,方伟问;“你老家是哪里的?”
    “河西人。”小伙子抬起头来,回答道。
    “去南岭干啥活?”他接着问。
    “去建筑工地当小工。”小伙子回答道。
    “小工的活重吗?你能不能受得了?”他问道
    “有几个老乡在那边,他们会帮忙的,听说建筑工地,不管是大工,或者小工,都不是很轻松的,再说了,不管在哪干活,哪有躺着挣钱的?”小伙子说道。
    “你说的也是,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他说道。
    “我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只要能挣到钱,不管多苦多累,我都能受得了。”小伙子回答说。
    “就你这小身板儿,能干得了重活吗?”他问道。
    “大哥,你别看我瘦,有的是力气。受苦受累我不怕,卖力也不怕,只要能挣到钱。”
    小伙子用坚定的语气接着说道;“我这次出来,父母还指望着我,尽快挣到钱,寄回家接济生活,总之一句话,绝不辜负父母的希望,挣不到钱,我坚决不回家,死也要死在外面。”
    “你是个男人,能有如此决心,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我相信你,还要祝你心想事成。”方伟伸手拍拍他的肩膀,看着他那充满希望,又坚定的眼神说道。
    方伟和小伙子两人,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是头一次出门,连目的地都没有到达,也就没有确切住址,只好把名字相互记下。
    用完早餐,两人走到车厢连接处,随便聊了起来,只要是提起老家的事儿,小伙子话就多了,他说了好多家乡的事儿,怕方伟不相信他说的,解释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但是,我说的全是实话。”
    方伟说道;“我怎么能不相信你呢?从你的眼神里就能看出来,你是不会说谎的。”
    小伙子听到方伟说的话,知道他相信了自己,就开始讲起来,他们老家的事儿——
    他的村子,在一个山沟里,全村几十户人家,二百多口人,进山出山走的全是小道,非常偏僻,外人一般不去。一年所能见到的山外人,也就是几个收山货的。
    村里人身处大山,能够出去的乡亲,掰着指头就能算出来,也没有几个人,消息闭塞得很,抱有传统观念,非常落后守旧,一直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
    他全家七口人——奶奶,父亲,母亲,妹妹,两个弟弟,包括他在内。自然条件非常差,地里种点粮食,产量也不高,没有其它经济来源,生活十分艰难。
    在他们老家,家里没有男孩是不行的,别人会说三道四的,有时还会受别人欺负,当年家里没有孩子,父母在三十多岁时,抱养的他,把他视为掌上明珠。
    他来到现在的家里,两年后妹妹出生了,接着母亲又生了两个弟弟。村里人很讲迷信的,都说是因为抱养了他,才有了弟弟妹妹。
    妹妹弟弟的出生,并未影响父母,特别是奶奶对他的疼爱。全家人省吃俭用,供他读完高中。
    他高中毕业后,从县城回到村里,在地里累死累活干了两年,手都磨出了茧子,也没有从土里面,刨出什么值钱的东西,就连一家人糊口,都成了问题。
    奶奶一年比一年衰老,瘦的不成样子。繁重而又看不到希望的体力劳动,年复一年地重复着,父母从不停歇。终日家里家外操劳,损伤了年老而又疾病缠身的身体。
    因为家里很穷,哪儿来的钱看病,结果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拖成了重症,眼看着得病父母,还要下地干活,他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
    父母一辈子的辛劳,并没有改变一家人的命运,他回村两年,在田间辛勤劳作,家里的贫苦生活,仍然没有好转。
    他这才深刻的意识到,守在这贫瘠又缺水的土地上,是看不到一丝丝希望的,他不断的在思索着,期盼着。
    他时常在想,贫穷并不可怕,通过持久而艰辛的劳作,改变不了贫穷,这才是最可怕的,如何能改变家人的困境,他百思不得其解,因此,陷入了迷茫。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靠天吃饭,过着贫穷落后的生活,他再无法忍受下去,内心很焦虑,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现状,让奶奶、父母过上好日子。
    家里孩子当中,他是老大,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家庭的责任,义不容辞地应该由自己承担起来。
    家乡处在黄土高原与沙漠接壤地带,丘陵沟壑纵横,狂风袭来时,黄沙漫天飞舞,遮天蔽日。土地贫瘠,人多地少,干旱少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旱的时候,地里连草都不长,何况是庄稼,把种子撒到地里,等了一年到头,结果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雨水多的时候,还能有点收成,留下种子后,剩下的粮食,也没多少了,根本不够一家人糊口的,时常挨饿,一点不稀奇,要靠挖野菜充饥。
    这种忍饥挨饿的日子,在他的记忆里,一年又一年的重复着,循环着,从没有间断过,说到这里时,小伙子无奈地摇着头,一双空洞迷茫的眼睛,向车窗外望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