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侯府家宴 阅读至0%

第854章 侯府家宴

书名:三国第一强兵 作者:鲈州鱼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4:09
    家宴有臣僚参与,也是将军府的一大景观。阿甘
    这当然不是王羽的独创,其他诸侯,乃至从前的天子,也时而会有这类举动,也算是帝王心术中,恩威并施的一个环节。
    最开始青州文武众臣也是这么想的,但时间长了,大家就都发现了,主公请客吃饭完全没有深层次的用意,就是一种习惯而已。一定要准确形容的话,就是那种乡下的农夫多收了三五斗,心情很好,拉着乡邻好友喝点小酒的感觉。
    久而久之,众人很快也就习以为常了,甚至慢慢形成了一些默认的潜规则。能在将军府参加家宴,本身就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不关官职高低,权力大小,有资格被留下请吃饭,就代表进入青州最高层的那个圈子。
    其实王羽也不过是保留了后世的一些习惯而已,但上行下效,他不经意间的举动,也引导起了一股风潮。
    时至如今,连行商在外的老板,也会时不时的请店铺或商队里的伙计到家里吃个饭,形势不那么正式,在酒桌上谈的话题也相对轻松,很好的起到了拉近彼此关系,凝聚人心的效果。
    王羽对此也是始料未及,但琢磨一下,似乎也没什么坏处,借着这股风潮,干脆进一步推出了圆桌。
    汉朝的礼仪是分食制,主人跪坐在上首,身前摆个小桌子,客人坐在左右两侧,根据人数多少,一排排的摆设桌案。中间留下的大片空间。则是可供舞姬、优伶进行表演。形象点说,不像是在聚餐。更像是在大教室授课。
    王羽不太习惯这样,如果是正式场合还好。这些礼仪会有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但若平时也是这样,那就太闹心了。椅子、圆桌都不是什么很有技术含量的东西,王羽自然不会错过,一声令下,这些家什便提前几百年出现了。
    圆桌除了可以增加亲密度之外,还有不分上下尊卑,平等对话的含义,在后世因为圆桌武士而成名。王羽发明此物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么多。但随着圆桌风行青州,这层涵义也很快被有心者引申出来,披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
    当然,现在的青州肯定不会出现自由、民主之类的萌芽,人们追捧圆桌,主要是出于附庸风雅的心理。臣僚们则是认为,这是主公笼络臣下的手段,虽然于礼不合,但正因为是打破了规则。才倍显珍贵,效果也是大好。
    来得多了,贾诩三人也颇为熟络,神情中看不到局促或不安。阿甘特别是太史慈,完全是一副垂涎欲滴的惫懒模样,显然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王羽首先落座。左手边留给臣僚,右手边则是一众已婚或未婚的夫人们——九位夫人只到场八位。吕绮玲虽是已经改口称呼王羽为夫,但她被她老娘那封信吓得不轻。生怕大战之前有孕在身,就没办法继续领兵作战了,故而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躲在兵营里不肯回家。
    王羽也由着她,因为夫人太多,他一时都有点数不过来了,刚刚贾诩分析形势时,只点出了七位,结果王羽也是下意识的认为自己有七位夫人,等进屋一看,得,一不小心把黄月英和甄宓给忘了……
    也不能怪自己记性差,关键是相处时间太少,人也太多了。别说那几位未婚的了,连自己的亲生儿子看着自己的眼神都不大对,怯生生的,完全是看着陌生人的眼神,回府都快一个月了,愣是没听儿子喊一声‘爹’。
    王羽也是无奈得紧,前世那时,常听到一些成了家的战友抱怨,说是一年到头都在出任务,回家孩子见面都不敢叫,不见面慢慢的也就陌生了。当时王羽没有结婚成家,体会不到这个感觉,只是一听一过,没想到在这个时代之后,居然让他给碰见了。
    对这种情况,王羽也只能苦笑了。想着反正在下一场大战到来之前,自己应该会在高唐驻留至少一年的时间,倒是可以稍作弥补。
    想一想,古人对离别额外感伤,对家乡额外眷恋,未尝不是有来由的。这时代交通、通讯都非常不便利的关系,人一走就是半载经年,很多时候连个消息都得不到,如果这段时间再见了太多的人,搞不好真的就把家人给淡忘了。
    等王羽在心里感慨完,饭局已经快结束了。众人都习惯了分食制,倒是没人给他夹菜什么的,论语中也有‘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他不说话,别人只当他在思考,自然也不会出言干扰。
    这顿饭的菜肴没的说,单是小乔以倾国之色素手调羹,就足以让人沉醉了,而这菜肴的味道同样不逊于小乔的容貌风姿,完全是无可挑剔。
    目前青州上下最关注的就是即将展开的那场大战,话题自然也是围绕于此。
    “庞德公和承彦先生都已经答应了,但庞德公家业不小,荆州黄家更是枝叶繁茂,本来妾身安排下去由汝南离开荆州,可现在袁术态度暧昧不清,事情就变得相当棘手了,夫君可有应对良法?”
    目前貂蝉在情报司负责的内容,逐渐开始向内部偏移,但接应荆州几大世家出境的任务涉及到了黄月英,情报司上下都要全力以赴,貂蝉也不好避嫌。
    其实早在庞统、黄月英决定留在青州的时候,王羽便向黄承彦等人发出了邀请,这几位的名声也很大,虽然不见得适应青州的军政系统,但讲学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
    书院虽有蔡邕主持,蔡琰帮衬,但前者年纪毕竟大了,又要分心撰写后汉书,后者身为青州主母,也不能随意抛头露面,总是有些隐忧在。
    若有庞德公在,教育体系这一块。王羽就彻底不用担心了,后者本来就在鹿门山开设了书院。荆襄名士大多都在书院听过讲授,学识不用说。经验也是丰富之极。
    诸葛亮家就更不用说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是颇有才干的人物,更让人欣慰的是,也不知是历史出了偏差还是怎地,王羽从诸葛亮口中得知,诸葛瑾如今尚未出仕。青州的摊子越铺越大,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这种买一赠一的买卖再划算不过了。
    不过,他先后几次邀请。都被那边婉拒了。
    这几家都堪称世家,诸葛家是从琅琊迁出去的倒还罢了,庞、黄两家在荆州都是根深蒂固,哪肯放弃家乡基业,轻易离开故土?
    他们肯让子弟往青州来,主要是出于世家的生存智慧,多面下注,保证将来不论哪一方得势,自家的家名、血脉都能传承下去。
    人不肯来。王羽也不会强求,反正刘表就是个守成有余,无力进取之人,等到青州兵临襄阳城下的时候。八成就是个望风而降的局面,也没必要太过紧张。
    何况,当时他专注于北征之事。也不可能分心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面。没想到,北征尘埃落定。曹操却搞出了三家分荆的噱头,而且计划执行得很彻底。这就没法不紧张了。
    曹操可是有过绑架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