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有使远来 阅读至0%

第251章 有使远来

书名:春秋霸途 作者:青铜剑客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0:57
    吴国地处东南,东临东海,北边隔长江与中原诸国相望。西边距楚国不远,南部隔太湖与越国接壤,两国都是吴国的死敌。
    经过前两代国君励精图治,吴国国力大盛,有八万带甲精锐,还有首屈一指的水军——和唐国新建的水军不同,这支水军常年和凶残的南蛮海盗作战,是真正的百战精锐。
    新任吴侯阖闾继承父兄遗志,不甘偏居一隅做他的南蛮霸主,反而屡屡刺激楚国,力图伺机西出中原。
    楚王熊侣不堪其扰,便采纳昭阳的建议拉拢越国,利用越国牵制阖闾,使其不敢贸然犯边。
    “吴国不知道我大唐和楚国盟好吗?这时候派使者来是什么意思?”方离揉揉额头,连日来的喜悦被冲淡不少,“他阖闾不在南边跟勾践死磕,派使者来我大唐意欲何为?”
    这事来得太过突然,唐国群臣片刻间都理不出什么头绪,实际上因为两国相隔太远又从无来往,要不是这个突然出现的使团,方离都差点要忘记这个历史上灭过楚国的春秋一霸了。
    现在的吴国强归强,还真没太多存在感。
    刘封左瞧右瞧见大家都不说话,心中微动,拱手大笑道:“主公,臣听说那阖闾最近跟越国打没占到什么便宜,日子可不太好过啊,莫非是来找我唐国求援兵?”
    “扯淡,找唐国求援,莫非让寡人的勇士飞过去帮他吗?”方离没好气地笑骂道,“休要自作聪明,你这猜测太过幼稚!”
    刘封挠挠头,憨笑道:“小臣这不是看诸公都不说话,缓和缓和气氛嘛,嘿嘿……”
    众人哄堂大笑,沉凝的空气消散下去不少。
    不怪大家风声鹤唳,实在是最近的唐国经不起太大折腾了,吴国这时候横插一脚,让人不得不多想。
    这些从乱世中壮大的国君,没一个是好相与的。
    位列文臣之首的荀彧轻抚胡须,笑道:“主公,刘小将军所言,说不定还真不假。”
    荀彧之言语惊四座,刘封不可思议地瞪圆了眼珠子,殿上顿时聒噪起来。
    有说荀彧肯定是在说笑的,有劝说不必顾忌刘封的颜面想说啥就说的,武将们众说纷纭,只有贾诩、法正和公孙衍嘴角牵出一丝笑意。
    “什么?”方离睁大眼,“文若,你不是在跟寡人说笑吧?大唐离吴国可是堪称相隔十万八千里啊!”
    “是啊,荀尚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吕布也插话道,“阖闾要真求援,为何不去找陈国、宋国,就算去秦国、齐国也比找咱们靠谱啊!”
    “将军莫急,且听荀彧把话说完。”荀彧笑得温文尔雅,“乱世邦交,无非就是合纵连横之道,楚国和我唐国结盟后北方再无威胁,阖闾觉得不安,想要拆散唐楚联盟也不是什么奇怪之事。”
    “我唐楚联盟是那么容易被击破的么?”方离冷笑道,“楚国北方再无战事,同时却也保了我南部边境安宁,如此利益之交,他阖闾怎么可能拆得散?”
    “主公所言甚是。”荀彧拱手道,“但邦交之道虚虚实实,阖闾打的什么主意,主公见见吴国使臣就知道了。”
    方离点点头:“也对,猜来猜去也没什么意思。众卿可知这吴国使臣姓甚名谁,是何人物啊?”
    “禀主公,来使名为伍子胥,乃是吴国大夫。”公孙衍出列道,“此人除了军事是一把好手之外,还尤善邦交,阖闾派他前来,想必绝不仅仅只是为主公贺!”
    “伍子胥?”方离皱眉,这也是个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啊,“听说此人父兄死于楚王之手,对楚国恨之入骨,阖闾把他派来,就不怕寡人直接将其献与楚国吗?”
    这话只是气话,两国交战还不斩来使呢,唐楚虽然结盟,但订下的是平等盟约,方离要真因为伍子胥和楚王有仇就把人交出去,传出去会被列国耻笑到死,唐国屡经征讨才打下来的威严也会瞬间消失无踪。
    但唐国不给,并不代表楚国不会派人索要,熊侣这个“大哥”是什么性子,方离再清楚不过了。
    想到这里,方离一巴掌拍在桌案上,怒道:“这个阖闾,还真会给寡人找麻烦!你们说,寡人该如何处置?”
    公孙衍认为伍子胥对楚国恨入骨髓,实在是个麻烦,应该不听对方任何言论,短暂接见后命他即刻离开荥阳,以免引起楚王猜忌。
    贾诩却对此持有不同意见:“主公,唐楚两国密不可分,阖闾不可能不知,此时派伍子胥来唐肯定还有其他目的,主公不妨听听他怎么说,再做决定。”
    荀彧也赞成道:“我大唐立于列国之林,不可光靠刀兵,主公莫要担心楚国,如果楚王真有了芥蒂,臣自有办法化解。”
    方离想了想,决定遵从荀彧和贾诩的建议,命礼部以周礼接待吴国使团。
    见国君已经做下决定,公孙衍也没多说什么,低垂下的眼眸中却露出些许暗色。
    三日后,伍子胥一行抵达荥阳,刚到驿馆就迫不及待地求见唐公,方离爽快地答应了。
    次日一早,唐国文武重臣齐聚大殿随方离接见吴使。
    方离现代特种兵出身,凡事讲究个实用,比起楚国金雕银饰华丽宫殿来,还是秦式的简单大气更合方离胃口。
    在方离的授意下,整个唐国宫城以秦国建筑为蓝本,又辅以后世西汉时的建筑风格,看起来越发恢弘厚重,却又像新生的唐国一般充满朝气。
    伍子胥心中对方离有了个“务实不务虚”的评价,到了大殿之外时,已经将在吴国拟好的言辞全部推翻,重新打好了腹稿。
    见到方离,伍子胥恭恭敬敬行礼道:“吴国使臣伍子胥,奉我主令,恭贺唐公喜得贵子!”
    “吴使快请起。”方离乐呵呵地打着哈哈,“现在说喜得贵子还早呢,没准是个女娃!”
    伍子胥也笑道:“不论是位公子还是公主,都是件值得庆贺的事。”
    儿子还是女儿的话题到此为止,方离和伍子胥彼此都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个幌子。
    对于这个历史上历经坎坷,最终一手帮助阖闾灭了楚国,顺便报了满门血仇的狠人能说出什么话来,方离还是很好奇的。
    于是开门见山道:“先生和楚有大仇,唐楚盟好天下皆知,吴伯派先生来,就不担心先生的安危吗?”
    虽然吴国是个伯爵国,越国更只是个子爵国,不过两个地处南蛮的难兄难弟仗着山高皇帝远,早在几代之前就各自称了王,但自称毕竟名不正言不顺,中原诸国对阖闾还是以吴伯称之。
    方离当着伍子胥的面也称呼吴伯,也是表明和中原诸国同样的态度——寡人等都没称王呢,你个南蛮子凭什么?
    伍子胥倒是满不在乎,对自己的身世也毫不避讳,闻言拱手道:“伍子胥出使的是唐国而非楚国,我王为何要担心?莫非唐国是楚国的附庸吗?”
    唐公称“吴伯”,伍子胥就坚称“我王”。
    看来这伍子胥是准备走犀利派的啊。
    方离摸摸鼻子,觉得对方那满头白发越来越刺眼了。
    这话不能不反驳,却不能由方离这个国君来反驳。
    “咳咳,大夫此言差矣。”法正出列道,“唐国与楚国早有盟约,即便将大夫你交与楚王,也是出于对盟友的信义,怎么就成了楚国附庸?大夫未免也太小心眼了。”
    伍子胥笑:“如此说来,唐公是定下心要将外臣献与楚王熊侣了?”
    ...
    大殿中一片安静,方离简直像吃了个苍蝇一样膈应。
    这是成心不给他这个唐公台阶下啊!
    荀彧和贾诩也甚是无语,这时候明明只要稍稍拍下马屁,讴歌讴歌唐公的仁慈贤明,话题也就过去了,这伍子胥至于这样吗?
    荀彧暗叹一口气,认命地出来和稀泥:“大夫言重了,我主只是出于关心而已,还是说正事吧。”
    舌战第一回合,唐国惜败。
    伍子胥看起来特别好说话,闻言果真转移了话题,拱手道:“我王这次派外臣前来,除了恭贺唐公喜得贵子之外,亦是想与唐国签订友好盟约,做个兄弟之国。”
    说完,伍子胥从袖子中抽出一卷帛书,示意一旁伺候的侍者递上去。
    自从唐国发明白纸之后,中原各国纷纷效仿,这种邦交国书很少有用帛书的了,现在再见到,众人竟觉得有些陌生。
    落后啊...
    方离一边摊开帛书一边想。
    阖闾在国书上洋洋洒洒一大堆全是废话,总结起来就是他吴王久仰唐公大名,以前没交往只是因为没空,现在有了空,马上就派遣使者修好来了。
    最后,阖闾还写到如果方离愿意,他愿邀请唐国一起相王!
    相王,就是几个国家的国君聚在一起,互相承认对方为王,一般由周天子派使臣象征性地赐个祚肉,以示称王顺应礼法。
    现在春秋大陆,除了南边两个愣头青之外,就只有熊侣被周天子承认了“王”的封号。
    方离嘴角抽抽:“先生,寡人的眼睛没出问题吧?吴伯要邀请寡人一起称王?”
    他要是想称王姬郑敢不同意吗?还用得着他阖闾大老远的跑过来邀请?
    二百五十二吴国的诡计
    方离话音刚落,群臣哗然,纷纷用不可理喻的眼光看向大殿中央的伍子胥。
    荀彧也忍不住皱眉:“先生,吴伯或许误会了,我主并没有要称王的意思。”
    “当然,荀相国无需多想。”伍子胥淡笑道,“邀约相王不过是我王表达诚意的方式,并没有捧杀唐公的意思。”
    阖闾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他是认真地想要邀请方离相王。
    原本按照吴国群臣的分析,方离自建立唐国后就征战不停,除了南边的楚国外,其余三个方向都打了个遍,肯定是个好大喜功之人。
    对付这种人当然要投其所好,这才有了“相王”之说。
    当然,阖闾也有自己的私心在,如果方离真的答应相王,那被唐国捏在手心里的周天子肯定不敢不答应,他阖闾也就顺理成章地一起被“正式封王”了。
    就算方离不同意,吴国的表态也足够在楚王熊侣的心上留下一根刺。
    直到进入荥阳城前伍子胥都还是这么想的,但见到荥阳内来去匆匆的行人、遍地都是的学堂和工匠所、以及宫城简朴厚重的建筑风格后,伍子胥立马改变了主意。
    务实之人,往往最是厌恶虚名,若还按照之前既定的言辞肯定会激怒方离,得不偿失。
    听伍子胥这么说,方离才慢慢浇灭了心头怒火——算你阖闾识相,没真打算把寡人架在火上烤。
    “唐国与楚国的盟好牢不可破。”方离说,“寡人不可能会与盟国的敌人结盟。”
    伍子胥无奈地摇摇头,似是听了什么莫大的笑话,提高嗓门道:
    “唐公怕是有些武断了,秦国东出要抗楚,吴国西进也要抗楚,乍一看楚国与唐国结盟能保北境无忧,得以专心对抗秦吴。
    但请唐公仔细想想,楚国东西两侧皆是强国,南边尽是蛮荒之地,想要扩张领土就只能往北,楚国的北边,不正是唐国吗?假以时日,谁能保证楚国不会打大唐的主意?”
    方离心中一凛,面上不动声色道:“多谢吴使替我大唐费心,但至少短时间内,楚国不会动这种心思。”
    “唐公要为长远计啊。”伍子胥意味深长地笑道,“我吴国与唐国之间隔着楚国和无数小国,楚唐或许两三年内不会有利益冲突,而我吴国,则至少十年内不会把触角伸到唐国。”
    扯淡吧,十年之后寡人要是还没统一春秋大陆,不用你吴国掠虎须,雪山之外的诸多强国就会先把寡人给灭了!
    方离冷笑连连:“吴使无需多言,寡人是不会做对不起盟友之事的。”
    明明被拒绝得干脆彻底,伍子胥却似乎并不意外,也不强求方离答应,只长揖到地道:“如此,外臣也无话可说,不过还请唐公记得,我王随时准备与唐公签订盟约。”
    说完,竟是毫不留恋地告辞转身,仿佛要与唐国结盟只是可有可无的小事。
    方离看得目瞪口呆,伍子胥来去如风地行事风格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都准备再打几轮嘴炮了,这老家伙怎么说走就走?
    从头到尾都只是静静旁观的贾诩沉默半晌,突地抬起头,双眸炯炯直视方离:“主公,臣请主公立刻派人调集兵马,马上在荥阳近郊开始练兵。”
    荀彧一愣,突然间疾声道:“文和的意思莫非是……?”
    “正是此意!”贾诩面色凝重,“还请主公马上下令!”
    一直低着头的法正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猛地倒吸一口凉气,不可置信地看向荀彧和贾诩。
    方离被这一惊一乍的三人搞得满头雾水:“卿等此言何意?寡人记得奉先在荥阳周边招募的新兵已经在操练了啊!”
    “臣不是这个意思!”贾诩深吸一口气,忽地又转身去问公孙衍,“公孙大人,伍子胥等人何时归国?”
    公孙衍茫然眨眼:“伍子胥大夫曾言,觐见国君后即刻归国。”
    “不能让他走!”荀彧果断道,“公孙大人,烦劳你跑一趟,用哄的也好逼的也好,总之不能让伍子胥这么快出荥阳!”
    “这……”
    公孙衍望向方离,不知是否该按照相国的意思做。
    方离此时也意识到事情恐怕非同小可,贾诩等人恐怕不是不想解释,而是没时间细细解释了。
    出于信任,方离当机立断道:“公孙先生,你去吧。”
    公孙衍肃然应诺,当即领命离去了。
    “三位先生。”方离问道,“寡人还要做些什么?”
    方离的反应比之函谷已经成长了许多,贾诩心中欣慰,拱手道:“请主公速派大将暗中调集精锐兵马,驻守在伍子胥归国时必经之路的城池中,并打扮成训练归来的模样,光明正大让伍子胥等人看到!”
    “好,就依先生的办。”方离转头看向一般已经听得双目发直的武将,“奉先、公明、公仲。”
    吕布、徐晃、刘封同时出列抱拳:“臣在!”
    “命你等即刻收拢荥阳周边精锐步骑,速赶往伍子胥归国必经之路上布置。”方离嘱咐道,“记住,按文和先生说的去做,不要露出破绽!”
    三将高声应诺。
    方离又看向典韦:“你去新兵营,不管用什么办法,一要让那群新兵蛋子看起来像老兵一样,绝不能让伍子胥看出荥阳精锐已经尽出!”
    典韦抱拳:“诺!”
    布置好后,方离又问:“文若、文和、孝直,你们还有什么补充的吗?”
    法正嘱托道:“几位将军行事务必谨慎,尤其是奉先将军三位,伍子胥在殿中见过你们,切忌不要在他面前露面,此人文武双全,决不可轻视!”
    吕布等人虽不解,但还是点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分头各自调兵去了。
    一系列动作过后,贾诩仍没有稍稍舒口气,接连提出了一串建议:
    “请主公速派使者秘密告知楚王,要密切防范东北部吴、陈、蔡、郑四国边境!”
    “同时请派密探前往魏、晋两国,以及洛阳,并告知少梁城的曹都督、洛阳的曹仁将军,一定要盯紧诡诸和姬郑!”
    贾诩说完,荀彧想了又想,最终还是凝声道:“作为最坏的结果,请主公即刻下令整军备战!”
    方离按照建议一一办了,最后听到荀彧的话猛然一惊:“整军备战?文若,你是说阖闾...?”
    “正是,阖闾准备这盘大棋恐怕很久了。”做完所有准备,贾诩终于稍微放松了点,眼神却还是凝重无比,“是臣之错,没能事先察觉吴国的诡计。”
    贾诩将自己的猜测掰碎揉烂细细讲解了一番,直听得方离和余下众将面色青白,冷汗直流。
    “如果能以相王为诱惑破坏唐楚联盟自是最好。”贾诩道,“但如若主公心意坚决,恐怕伍子胥归国后的第二步棋,才是这次使唐的真正目的。”
    “三家攻晋之后,我大唐兵力粮食消耗巨大,暂时无力再战。燕、赵两国也差不太多,吴国若此时说服被打了个半残,正心有不甘的魏、晋,并联合秦国,再裹挟郑、蔡、陈三国,召集大军同时进攻唐国和楚国,会将如何?”
    方离已经失去了表情:“我大唐兵力疲惫,已经无力再打这么场大战了。楚国若被秦、吴同时合围,恐怕也是自顾不暇...”
    “正是。”荀彧补充道,“燕国正被齐国搞得头昏脑涨,怕是根本不会管、也无力管这事,至于赵国,赵雍势利之徒,到时候不趁机抢夺我唐国土地就算仁至义尽了,更别说派出援兵,洛阳的姬郑又正对主公不满...”
    “四面楚歌。”方离缓缓靠在椅背上,“诸位,不是寡人怯战,实在是大唐暂时打不起大战了啊!”
    “主公莫急,这只是臣等一面之词。”荀彧揉揉眼睛,“判断真假的方法只有一个,秦国若真要反攻楚国,为保后顾无忧,一定会先灭了巴蜀,再顺江而下……”
    二百五十三危机来临
    “报~!”
    贾诩话音未落,殿外一风尘仆仆的使者拉着长腔前来禀报,单膝跪地道,“周都督命小人快马加鞭送来消息,蜀国已于半月之前被王翦攻破国都灭亡,秦国开始向洛阳西增兵。”
    斥候话音落下,殿中一片寂静,所有人瞬间都失去了声音。
    方离闭上眼,轻声沉吟:“秦灭了蜀国,巴国就时日无多了。文若,你猜中了...”
    贾诩长叹一口气,正准备说些什么,突然一顿,瞳孔不可置信地鼓起,半晌,兀地重重跪倒在地,额头猛地敲击在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文和?!”方离大惊,“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主公,是贾诩弄巧成拙,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贾诩保持额头触地的姿势,哽咽道,“臣利诱义渠攻秦,好让楚军腾出手救援平陆,秦国想必是将计就计,让楚军以为秦国的重心在咸阳抵御义渠,实际上却已经大举进川征讨巴蜀。否则蜀国民风彪悍,又占据蜀地天险,如何可能被灭得如此之快?”
    “臣早该想到,草原蛮族都是无信无义之辈,肯定是刚打一两天,发现无利可图就会退去,怎么可能老老实实把秦军拖那么久!”
    贾诩字字句句满是愧疚,方离默然无言半晌,突然笑道:“别跪着,起来说话。”
    贾诩依然低着头:“臣有罪!”
    “那时寡人从曲沃撤兵,若不是你及时搬来了楚军,说不定寡人就已经陷入魏军的包围了。”
    方离缓步走下台阶,双臂用力将人拉起,又轻轻握住贾诩的手,“危机之中,正是先生的计策救了寡人,救了唐国,又何谈弄巧成拙?”
    一旁的荀彧也附和道:“正是,秦国虎狼之师,军中猛将如云,就算没有支援蜀国也撑不了多久,现在最重要的,是想办法渡过这次危机。”
    方离双目真挚,四周同僚们也毫无怪罪之意,反而纷纷出言安慰,饶是贾诩被世人谬以毒士也忍不住心下震动,沉凝半晌,骤然挣脱方离双手,蓦地一揖到底:
    “此危机因臣而起,也当由臣去解决,请主公再信臣一次。”贾诩抬起头,双眼迸发出狠辣的意味,“阖闾不是想连横吗?臣倒要看看,没了那些自不量力的小国,他吴国拿什么去连!”
    方离眼前一亮:“文和有何计划?”
    贾诩的计划很简单——各个击破。
    伍子胥视楚国为寇仇,有他在,吴国的首要目标肯定是灭掉楚国,伍子胥来唐,除了尝试离间计之外,也是为了试探唐国是否已经兵力空虚,没有了再战之力?
    贾诩让方离调兵正是为了虚张声势,让伍子胥以为三家攻晋中唐国的消耗并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大。
    吴国除了伍子胥之外还有孙武,此法肯定无法阻止阖闾的进攻,但至少可以通过扰乱伍子胥的判断,为唐楚争取一点时间。
    现在无论什么计划,最需要的都是时间。
    荥阳,驿馆内。
    伍子胥正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回想着在大殿上的所见所闻。
    唐国国君励精图治,又有诸多良臣辅佐,那几个武将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定是吴国称霸中原的大敌。
    这样的国家,决不可任其坐大。
    正想着回国后要如何把唐国的威胁强调给吴王的时候,门外的小厮突然来报,说是公孙衍大人求见。
    话音未落,公孙衍爽朗的笑声已经传进院中:“哎呀,大夫,今日在殿上多有得罪,还望大夫多多海涵呐!”
    伍子胥拱手回礼:“公孙大人言重,我吴国偏居一隅,唐公看不上也正常。”
    “先生千万别这么说。”公孙衍挥挥手,“主公派衍过来就是给先生赔罪的,还望先生与吴伯不要计较。”
    伍子胥淡淡一笑,正准备说话,手臂突然一紧,却原来是公孙衍一把抓了上来。
    “先生初来唐国,想必还没时间感受感受我唐国的风土人情吧?”公孙衍努努嘴,不由分说地就把人往门外拉,“来,这次在下做东,一定要让先生好好尝尝我大唐美食!”
    “公孙大人,公孙大人?”伍子胥猝不及防下被扯得脚步一个踉跄,不由得苦笑道,“公孙先生,在下得赶紧回国了,不然会被我王怪罪的。”
    公孙衍满不在乎地拉着人继续走,到了门口又强行把伍子胥赶上马车:“一顿饭的事嘛,不会耽误先生公务。”
    这边公孙衍软磨硬泡把伍子胥带到酒楼里胡吃海喝,那边荀彧、贾诩和法正的车马已经静悄悄离开了荥阳,直奔三个不同的方向。
    方离站在寝宫的地图墙边,手指摩挲着洛阳所在的位置,目光阴鸷:“来人,给子孝和孟德去信。”
    与此同时,楚王熊侣正召集群臣廷议,拿着从唐国传来的书信大发雷霆。
    “好一个阖闾,真是好胆!”熊侣将书信重重拍在桌案上,怒吼道,“陈国、蔡国又都是些什么东西,竟敢在我大楚面前露出獠牙!”
    说完,又把怒火转移到了殿中低着脑袋的群臣身上,恨声道:“还有你们,寡人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要不是方离兄弟及时发现,恐怕等到五国大军压境了你们才知道吧?!”
    众文武脑袋垂得更低,心中不住地喊冤。
    他吴国又没有派使者来楚,我们从哪里去发现啊!
    熊侣一眼便看出了众人在暗暗嘀咕什么,脑袋不由一阵抽痛。
    大楚不缺猛将,但这文臣谋士真是太缺了...
    见熊侣半晌不说话,上卿子玉鼓起勇气问道;“王上,是否要让项燕将军调兵吴楚边境?”
    “让将士们飞过去吗?”
    熊侣闻言恨不得把王冠砸到子玉身上,“让项燕将军调兵,亏你也说得出口!是想让秦军长驱直入到我郢都城下吗?”
    子玉讨了个没趣,缩缩脖子不敢再言。
    熊侣深吸一口气,不想再看见这个没脑袋的东西,干脆点名道:“屈原,你怎么看待此事?”
    三闾大夫屈原是楚国为数不多有政治头脑的人,闻言迈出一步,拱手道:“敢问大王,唐公在信中可有建议?”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