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背锅侠(四) 阅读至0%

第351章 背锅侠(四)

书名:我要做皇帝 作者:要离刺荆轲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0:50
    赵王刘遂是在五天以后才听到的长安天子欲征其入京的风声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刹那,刘遂几乎吓得魂都飞掉了。
    自从刘濞授首以来,刘遂,就已经老实很多了。
    不止再也不敢随便在宫里面跟人议论长安的问题,甚至,就是向来比较关注的军队,他也很聪明的不再去跑。
    毕竟,他又不傻!
    刘濞的脑袋都没了!
    他这小胳膊小腿的,哪够长安捏的?
    别说是周亚夫了,就是一个俪寄,都能按着赵国在地上一顿胖揍,还可能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甚至,为了向长安表忠心。
    他还很体贴主动的将调兵的虎符以及王宫卫队的指挥权,转交给了丞相赵建德。
    做出了一副“忠臣顺藩”的模样。
    在他想来,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但凡长安天子要脸,就不大可能真对他下手。
    毕竟,他老爹死的那么惨,弟弟又绝嗣,赵王一系,就剩下他这么根独苗。
    老四家真要做这么绝,那,天下人该怎么看?太宗孝文皇帝的牌坊还要不要了!
    可谁曾想,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一个长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阳的梦兆,就把他给牵扯进去了!
    然而,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
    邯郸的兵权,大部分都在汉室死忠,丞相赵建德和内史手中。
    他当初为了自保而做出的妥协,在这时,让他连狗急跳墙的机会都没有了!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听从丞相的“劝谏”,哭哭啼啼的在宫里面置办下了一个送别宴,与妻妾子女,抱头痛哭了一番后,才不情不愿的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途。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赵王上京的王驾马车,刚出邯郸城,车辕就断掉了一截。
    许多邯郸民众,都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大王,在王驾马车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哭的可怜兮兮的样子。
    许多百姓,顿时就被这场面感动了。
    想当年,幽王刘友,也是这么哭哭啼啼的踏上前往长安的旅途,最终,回来的却只是一副枯骨。
    如今,王驾马车刚出邯郸城,就断掉了车辕。
    这是大大的恶兆!
    按照民间的说法,出门断车辕,这是主人再也不能回归故乡的预兆!
    于是,同情心本来就很泛滥的赵地百姓,这下子,在感情上很难再接受又一位大王将要横死的命运!
    毕竟,赵国这地界,汉室以来,就经历过了数代大王,一去不返的故事了。
    张敖去了长安,要不是他妻子鲁元公主面子够大,几乎就没有生路了……即使如此,也被从赵王撸成了宣平侯。
    刘如意去了长安……死了……
    刘友去了长安……饿死了……
    现在,又轮到刘友的独子,要踏上这条不归路了吗?
    邯郸城,一下子就变得群情激奋了起来。
    百姓自发的结伴出城,送别赵王,送别群众多达十余万,连绵数十里,一直将刘遂送至邯郸城外三十里的河道边。
    ……
    刘遂上了车船后,又是各种借口,各种拖延,将整个队伍,在路上滞留了好几天,直到正月下旬,他的船队才磨磨蹭蹭的抵达了雒阳城外。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赵王泪别邯郸,十万百姓哭送大王,这么一个悲情十足,泪点十足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是以,刘遂王驾抵达雒阳时,本来情感细胞就比较丰富,加之小资情调比较深厚的雒阳人民,就纷纷出城围观。
    坊间舆论,对赵王刘遂,一下子就变得同情了起来。
    长安一下子就被坊间舆论给绑架了起来。
    事实上,刘氏政权,大抵算得上中国历朝历代中,最容易被舆论裹挟的王朝。
    当初,一句“一尺布,尚可缝,兄弟两人不相容”的童谣,就造就了淮南、庐江、衡山三王并封。
    赵王刘遂的低姿态以及他悲情感十足的旅途故事,在为他赚饱了眼泪的同时,也基本上为其带上了一个免死金牌。
    除非长安真的不要脸了,不然,不太可能真的针对刘遂做出什么过分的惩处,顶多削地罚金,甚至,为了安抚天下,收买人心,树立牌坊,长安可能非但不会责罚他,便是有所赏赐,也说不定了!
    但是……
    刘彻长长的叹了口气。
    怎么说呢……
    只能说刘遂命不好!
    谁叫他在路上耽搁了这么久,磨磨蹭蹭的,现在还没到长安。
    结果,刘彻的兄弟们纷纷打着“恭贺父皇,平定叛逆”的旗号,各自回到了长安。
    这些兄弟们,回了长安后,自然就开始各自活动,充分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为自己谋取好处。
    就像刘非,刘余兄弟,回来以后,就开始拉各种关系,找各种门路,甚至不惜重金贿赂朝臣。
    就连刘荣,都亲自跑来刘彻这里,低下了他往常高傲的头颅,低三下四的说着好话。
    目的嘛,当然是想分一杯羹!
    去年,兄弟们都没捞着一个什么像样的封国。
    像刘非跟刘荣,就是挤在常山郡。
    混的最好的刘阏,也不过是一个人独霸了一个河间郡而已。
    比起开国之初,那些动不动辖地三五个郡的封国来说,刘彻的兄弟们的封国确实够寒酸的!
    如今,吴楚既然倒下去了。
    那么,吴楚两国六郡一百余城的庞大地盘,就成了刘彻兄弟们垂涎欲滴的猎物。
    几乎人人都想在上面咬一块肥肉下来。
    至不济,也要占点好处。
    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出了宫,吃过苦头的皇子大王们,算是看清楚这个世界了。
    没有一个足够富庶和庞大的封国,别说锦衣玉食了,就连顿荤腥,都很难得!
    这些兄弟们,上跳下窜,甚至成群结队的,天天往东宫跑,在窦太后面前诉苦。
    窦太后耳根子本来就不怎么硬,被孙子们这么一诉苦,就给皇帝和刘彻施加压力了。
    窦太后的想法很自私,也很正常。
    国家这么大,吴楚也被灭了,总不能让皇子皇孙们,窝在一个屁股大的小国里,天天吃糠咽菜,过着当年先帝在代国时那样的苦寒日子吧?
    于是,被这些兄弟们一搅合。
    整个历史彻底乱掉了,而赵王刘遂的命运,也从背锅侠,向着悲惨侠的世界,无限坠落。
    毕竟,赵国的盘子那么大,战略位置又是如此重要。
    无论是天子刘启还是刘彻,都不可能,放心将一个如此重要的封国,交给一个不放心的旁系宗藩。
    尤其赵王刘遂,还是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现如今,刘遂的命运,其实已经被决定了。
    他不可能再回到赵国了!
    最好的下场,充其量,也顶多是一个张敖。
    倘若他不识趣,刘如意,刘友的榜样,就在那里!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