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工部官员们的担忧! 阅读至0%

第115章 工部官员们的担忧!

书名:大明:开局街头说书,朱元璋求我继承皇位 作者:知书达理的小徐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2-12-27 12:12
    朱允熥从袖筒内掏出一张泛黄的地图,上面赫然标记了四个位置。
    大明的银矿大多分部在川、滇、闽、浙等地。
    系统奖励的银矿图,上面标记的四个位置,恰好也在这些地方。
    朱允熥收好银矿图,天黑前赶去了锦衣卫,命令锦衣卫秘密在城内查探库银的下落。
    锦衣卫指挥使魏剑青,低声请示道:“殿下,抓来的官员有许多与库银被盗案无关。”
    “但有些人招认了贪墨的罪行,您看我们应该如何处置?”
    魏剑青还以为让他们抓人,仅仅是朱允熥个人的意思。
    这一下抓了太多权贵,他也有些后怕。
    实际上就是暗中询问朱允熥,要不要把与案件无关的权贵,找个理由放回去。
    朱允熥硬着头皮把锅背在了自己身上,说道:“朝廷丢了这么多库银,把他们放回去,谁来填补朝廷的损失。”
    “库银没追回来之前,但凡有过错的官员,一个都不要放。”
    魏剑青肃然道:“下官明白了!”
    朱允熥出了锦衣卫,揣着双手在大街上走着,目光在两侧的店铺看来看去。
    朝廷需要银子来维持国力,百姓们想要过上好日子也需要银子。
    从银矿中开采出的银子虽然能缓解一时,但要想做到真正的国富民强,却离不开实体工业的支持。
    只有制造出更多的商品,朝廷和百姓手中的银子才有意义。
    实体工业发展起来,百姓们就有了更多的谋生手段,上升机会也会增多。
    普通百姓可以在工厂内学习技艺,将来还能开个小作坊谋生。
    堵不如疏,合理引导底层臣民的金钱欲望,才能让大明更加富强。
    他拿定主意,定要推动大明工业的繁荣。
    接下来各州县的道路要修缮,河道要疏通这些以工代赈,为商业贸易提供便利的事,朝廷要做。
    为条件合适的商人,低息提供借贷,帮助他们建设工厂的事情,朝廷也要做。
    而银矿源源不断开采出的银子,将会推动大明的工业计划持续运行。
    次日。
    皇帝朱元璋仍在装病,下旨将朝中事务交给了皇太孙朱允熥。
    朱允熥干脆将工部的重要官员,全召到御书房。
    今日颜冰云也来了。
    他已经收到了吏部的调令,从一名小小的八品县丞,一越变成了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
    升迁速度之快,羡煞旁人。
    据说当天就有几个候补官员,抢着要去大明西北鸟不拉屎的地方抗击旱灾。
    当然,这一切主要是朱允熥的授意。
    若按照颜冰云的抗灾功劳,朝廷升他为七品县令不成问题。
    但想要成为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却绝无可能。
    朱允熥放下奏折,看着颜冰云,认真道:“明日你便开始招募灾民修缮道路。”
    “现在已经入秋,我希望冬季到来之前,各州县的路况能有所好转。”
    颜冰云激动的拱手道:“组织数十万灾民修缮道路,只靠臣一人,臣实在无法做到。”
    “臣需要一批识文断字,还会术算的人,由他们向灾民传达命令,监督进度,这些人的数量越多越好。”
    朱允熥道:“这个不难,我把三百多名按律需要流放的犯官交给你,让他们帮你打下手。”
    颜冰云惊喜道:“让他们给臣打下手,臣求之不得!”
    有些遭到流放的官员,能力甚至比他都强,有这么多能力出众的犯官给他打下手,那也是他的福气!
    朱允熥问道:“颜冰云,你还有什么需求,全都说出来吧。”
    颜冰云躬身道:“殿下,臣没有需求了!”
    朱允熥扫视着工部的官员,叮嘱道:“工部招募的灾民并非劳役,你们要按照行情支付报酬,不准苛扣一文钱。”
    “更不能随意打骂,故意刁难。”
    “伙食也要盯着点,防止饮食不洁,酿成大祸。”
    工部尚书杜长寿为难道:“殿下,为数十万灾民提供饭食,还要给他们酬劳,钱从何来啊?”
    “臣略一估算,入冬之前,朝廷倘若支付灾民酬劳,至少要耗费四百多万两银子!”
    “当下既要铸造新式火炮,又要每月发放俸禄,西北旱灾还要银子。”
    “如此一来,国库虽有一千万两,恐怕也入不敷出啊!”
    一众工部官员低声交流了一阵,建议道:“殿下,招募灾民的人数不应太多。”
    “需要控制在十万人以内,如果适当减少酬劳,则可以增加一些人数。”
    “朝廷需量力而行,适当留有节余,才能应对突发变故。”
    户部的官员被皇帝扫荡一空。
    但国库的银子,也不能这么花啊……
    朱允熥没有节制的花钱计划,让工部的官员们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工部一张口就要四百万两银子,直接把国库掏空一半。
    以后新上任的户部官员,肯定要和他们算账。
    到时候推三阻四,扯皮不给他们拨银子,他们拿什么安抚灾民?
    灾民闹出大乱子,还不是他们背黑锅。
    朱允熥在袖筒内掏了掏,没掏出任何东西。
    他甩了甩袖子,弯腰从地上捡起来一长泛黄的纸张,拍在御案上,笑道:“你们看这是什么?”
    工部尚书杜长寿,上前两步,拿起纸张扫了一眼,瞪着双眼猜测道:“这……这图上标注的地方,好像在咱大明出产银矿的区域。”
    朱允熥道:“不错,这张图上标注的正是四座大型银矿,而且这些银矿尚未被朝廷开采。”
    “你们工部尽快组织人手,前去开采。”
    “地方官兵任你们调用,不要让开采出来的银子,被山贼截走。”
    工部的官员们围着银矿图看了看,惊喜道:“殿下,这些标注的位置,当真有银子?”
    “错不了。”朱允熥郑重点头,“今年你们先开采五百万两,以后每年开采一千万两!”
    闻言,
    工部官员们神情愕然,嘴巴张的能吞进鸡蛋。
    大明朝廷每年收上来的全部赋税,加在一起才三千万两出头。
    以后每年开采出来的银子,将会占到全部赋税的三分之一!
    这个比例太夸张了吧!
    工部尚书杜长寿咋舌道:“只有区区四座银矿,产量怎么会这么高?”
    朱允熥收回银矿图,提醒道:“我已经找人测算过了,你们工部要是不敢接手,我安排兵部的人去。”
    工部尚书杜长寿,一把扯过图纸揣在怀里,呵呵笑道:“这点小事,就别麻烦兵部的人了。”
    朱允熥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问道:“现在你们工部可以招募灾民了吧?”
    工部的官员们齐声道:“为国效力,我等万死不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