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三卷竹简 阅读至0%

第74章 三卷竹简

书名:浩瀚仙秦 作者:未名北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1-03-31 14:50
    朝来云雾,暮彩霞。
    远天的阳光照在太阴学宫正殿——无极宫上,被折射出七彩。
    无极者,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
    为道之终极姿态。
    亦是李春秋所求的,无上之境界。
    在无极宫上是不断坠落的无尽灵气,其顺着宫殿两侧的琉璃瓦滑落,弥补着整个太阴学宫之中的灵气,长天瀑布如此而已。
    高大的端庄宫殿之中,李春秋静坐在汉白玉的高台之上,其肩上如同日月悬空,威势难喻。
    在李春秋的身前是紫霄宫之中的虚像,虚像与无极宫的撑宫之柱相连,高三丈,宽六丈,纤毫毕微。
    画面之中,紫霄宫中一身黑衣玄鸟纹的赵政站立于琉璃高台之上指点江山,意气风发。
    李春秋的苍凉双目之中明月星辰荡漾,看着自己徒弟,他不由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收徒当收秦始皇,有志如山气如龙。
    或许是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是美的。
    在李春秋的眼中,赵政尽善尽美。
    紫霄宫的论道仍旧在进行着。
    可当赵政缓缓说出那一句话“当为诸夏人人如龙”之时,李春秋便知道所有的局势定了。
    百家无有争心,百家的敌人终归不是一位未来将踏上天子之位的人。
    他们的对手是百家之人。
    这就像是乞丐不会嫉妒天子收入多少,可他们却会嫉妒邻街的收入比他们多的乞丐。
    虽不恰当,但是却也相同之意。
    落座在高座之上的李春秋衣袖轻轻一挥,与无极宫之中的大殿之中的相连的画面缓缓消失。
    化为了点点光点,飘散在空中。
    “老聃先生,对琅嬛宫可还满意?”
    李春秋轻声问道,可宫殿之中却回音万千。
    坐在高台之下,一身棕黄色麻衣的赵曦成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竹简,他已然去了束冠,长发披肩。
    像是山野之中的隐士之人,再也看不出公族族老的权柄之威。
    “回禀春秋先生,老聃先生满意之至。”
    赵曦成的声音沙哑而沧桑,又充满着恭敬。
    李春秋闻言点了点头,似乎是满意。
    老聃是压百家的绝妙之人。
    老子如水,只有水中这些锋锐的百家之人才不至于长剑相鸣。
    李春秋抬起头,看着远方的紫霄宫。
    “明日也该使琅嬛宫主老聃见见同僚了!”
    “我
    的书藏官吏可不是整整书籍便可的。”
    “其也当是天下道首。”
    话语落下后,李春秋将目光转向了那身着麻衣的赵曦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昔日公族老,今日刀笔客。
    苦吗?
    他不由的心生感慨问了一句。
    “赵曦成,现在可以悔意?”
    赵曦成拱手不动,长风吹动其苍苍白发。
    “行之不悔!”
    人生来都要有自己的信念,赵曦成的信念便是:生而不悔!
    在他的心中,所有的后悔都是男儿的耻辱。
    所以做过便是不悔,便是错,也要一错到底。
    “有点意思!”
    淡然的声音在整个宫殿之中回荡着。
    李春秋对于其也并不评价,只是从身侧取出三卷卷轴,将其随手一抛。
    卷轴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轻轻从空中落入了一身麻衣的赵曦成的手中。
    赵曦成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手中的竹简,只见上面写着:《工业卷·删减版》、《农卷·删减版》、《医卷·删减版》。
    这本是赵曦成昔日篆刻而出的密卷,上书秘术,怎么今日又将其给了他?
    赵曦成面露疑惑。
    “仙人何意?”
    高台之上,李春秋闭上了双目。
    “此物,今日论道之后,交于赵政。”
    “嘱咐其交于其父,赵政有意扫之天下,作为他的师傅,我得给他打点底子。”
    “且竹简终究是太繁琐了,造纸术也该现世了。”
    “谢仙人!”
    赵曦成一拜。
    他就算是失去了秦国公族族老的身份,但是失去的只是身份而已。
    他依旧是秦国人,也依旧是赵曦成。
    依旧有着一颗希望大秦强盛的心。
    “谢什么,又不是给你什么。”
    李春秋瞥了一眼赵曦成。
    “当然,不能白给,让子楚那家伙取一斤上好的玉石送来。”
    “万物有得有失,没人能凭空得了便宜。”
    “诺!”
    赵曦成一拜道。
    这已经是天大的便宜了。
    玉石终是有价之物。
    而农、医、工业,此三卷者可以易世。
    准确的说在琅嬛宫之中的所有的书籍,都是万金不易、国之重宝。
    天下无论何人得之,皆可出相入将。
    若是一国,可取之十之一二,四海当服。
    赵曦成看着手中的竹简,其心中暗道:秦有赵政,当兴也。
    ………………………
    ………………………
    在无极宫旁的紫霄宫之中。
    论道仍旧在继续,可重点却不在赵政的身上了。
    众人皆服于赵政的人道之论,默认百家之道涵盖其中。
    争论便已经不在其身上。
    赵政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众人辩论。
    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论道,没有什么波澜。
    反而诸子之辩论,从人文、国政到人性,这群文质彬彬的诸家之人,如果没有赵政落座于高台之上,怕是很多人都要将文斗变成武斗。
    这个年代说的是诸子百家,论的是刀枪棍棒。
    儒有六艺、墨有游侠、道有剑客,战国何人不尚武。
    没有成为全武行,也是给了赵政的面子。
    太阴学宫,紫霄殿中响了第八通鼓后,众人才缓缓的起身。
    邹衍叹了口气道:
    “如此盛景,唯可惜法家、兵家未至。”
    话音刚落,一声沙哑的声音响起。
    “吾等何时不至?”
    落座在蒙氏兄弟身侧的两座石雕站了起来。
    左侧那身披战甲的石雕,环视了四周所有人,在他的深眸之中众人似乎看到了千军万马。
    众人一惊,皆未想到落座于紫霄宫中的石像竟然可言语。
    “吾白起,或可当得起兵家之说?”
    这便是传言春秋仙人复活的武安君吗?
    众人一时失言。
    只有已经见过白起的荀子轻声道:
    “将军用兵,千载恐难有二人,当可称得!”
    然后荀子转头看向了身边人道:
    “这位是?”
    相比于白起威势稍弱的文雅石像,朝着众人拱手道:
    “某家商鞅!”
    “商君?”
    众人再次哗然。
    “吾或可称之法家。”
    “商君自然可以。”
    荀子只有苦笑,每想到那位仙人将商君也复活了。
    “明日,汝等便要见一见太阴学宫之主,好好准备吧!”
    白起话语言尽,朝着紫霄宫外走去。
    众人望着其身影思虑万千。
    武安君、商君皆以复活,辅佐那位少年天子。
    六国还玩个屁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