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 ... 阅读至0%

第11章 三顾茅庐的真相 ...

书名: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作者:雾满拦江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0:18
    【1.论证的时间有点长】
    此后曹操北征乌桓,许昌空虚。
    正趴在新野休养生息的刘备,激动不已的去找刘表,说:“大佬,曹操又犯了顾头不顾腚的老毛病,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我们赶紧出兵,直取许县,拿下汉献帝,把他绑架到你这里来了,曹操就彻底死定了。”
    刘表:“你的建议很有军事价值,等我找专家论证一下。”
    等到曹操得胜班师,刘表把刘备叫去,说:“几年前,你提交的那个趁许县空虚,抄曹操后路的项目,有很大可行性,是个近乎完美的好项目。只不过……只不过论证的时间有点长,失去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刘备道:“大佬,没得关系的。现在天下分裂,战争频繁不断,机会都排着队,络绎不绝的向我们赶来。重要的是,你是不是那个能够认出机会,并抓住机会的人,如果你是,那就没关系了。如果你不是……不是就算了。”
    说这话的时候,刘备已经在刘表这里,趴窝了足足八年。
    静极思动啊。刘备说:“我要效法刘表年轻时候的荒野求贤,打听一下哪里有能力强的员工,把他挖过来。”
    三顾茅庐,这就开始了。但是这个三顾茅庐,并非是历史上唯一的说法。以前有本怪书叫《魏略》,书中的文字,是这样组合的:“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曹操平定了前后左右,稳固了自己的地盘,正高卧隆中的诸葛亮就知道麻烦来了,他推窗而起,曰:“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于是他脚踏麻鞋,身背雨伞,顶风冒雪,前来刘备这里递交求职简历。刘备听说来了个应聘的,就说:“好好好,正好咱们这儿缺一个服务生。”于是诸葛亮就羽扇纶巾,成为了刘备宴会上的调酒师。宴会时,刘备喝得高兴,把杯子往诸葛亮跟前一递:“小诸满上。”诸葛亮一边斟酒,一边问:“老板忙不忙,不忙聊几句?”刘备诧异:“有啥好聊的?”诸葛亮开口了,这么一聊,刘备大骇:“正所谓五步之内,必有芳草,你原来是个人才,赶紧解下围裙,过来跟我们一块喝……”
    这段故事是说,三顾茅庐之事,其实并不存在,存在的是诸葛亮自己登门求职。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说法在史界甚嚣尘上,乌烟瘴气。诸葛亮见此情形大怒,遂撰《出师表》,作证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诸葛亮亲自做证,《魏略》那本书就被视为没有依据的流言餥语,正式被排除了。等到了陈寿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此人熟悉诸葛亮,他经过资料比对,果断的将《魏略》丢入到了废纸篓中。
    目前史界公认的是,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向当地名士司马徵打听:“问一下,这一带有没有干活卖力的员工啊?有没有讲究奉献精神的员工啊?现在是员工荒,老板招个人不容易啊。”司马徵,人称水镜先生,又称好好先生,不管任何人说任何话,他都说好好好。听了刘备的询问,他回答说:“好好好。”
    刘备问:“到底有没有呀?”
    司马徵说:“好好好,有个卧龙诸葛亮,还有个凤雏庞统。”
    刘备摇头:“有没有猎头公司帮忙啊,替我把这两人挖过来。”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此后不久,颖川人徐庶,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个徐庶。他来找刘备,说:“大佬,需要人才吧?我替你推荐一下卧龙诸葛亮。”
    刘备说:“你去把他叫来,我让人力资源部简化一下他入职手续。”
    徐庶说:“不可以这样,诸葛亮屁股好好沉,趴在隆中死不挪窝,你得自己去把他掏出来。”
    要不要这么费劲啊?刘备很犯愁。
    【2.加入一个杀人团伙】
    有一个问题,被古往今来的史家们忽略了。
    这个问题就是:假如刘备心情不好,又或是手头上事多,没功夫陪诸葛亮玩三顾茅庐,那诸葛亮他咋个办?难道他这辈子,就这么趴在南阳诸葛庐,死宅在家里不出门了吗?
    提出这个问题,是对诸葛亮的智慧,做一个公正的评价。
    诸葛亮之智,是中国文化中固化的组织成份,连乡下喂猪的憨厚农民,都知道诸葛亮之名。可是在史学家眼里的诸葛亮,明显有点缺心眼。
    以诸葛亮的才智,不可能不知道荆州的太平时日已经结束了。曹操稳固了自己的地盘,马上就会对荆州用兵,届时战火燃起,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到时候跑路都来不及,遑论平定天下了。而照史家的描述,当刘备找到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却天天出门遛弯,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事。如果刘备去了一次没遇上,此后再也不去了。又或是刘备压根就没去过,那诸葛亮岂不是废了?
    从常识上来看,当荆州的气氛惭惭紧张起来,战争行将爆发之时,诸葛亮不可能跟死猪一样,没有任何反应的。
    如果他有反应,又会如何一个反应法?
    当然,他派了司马徵和徐庶,去刘备那里替他做宣传,事先炒作他。可这也不能保证刘备就非要三顾茅庐不可。刘备这辈子,除了曹操,任何人都不会放在眼里。再者说了,刘备也是个深明人情世故的智谋者,他必然会想,如果三顾了茅庐,却请来一个图有虚名的人,这可咋个整?那刘备趁早别混了。
    再者说,如果招一个员工,就要顾三次茅庐,再招第二个员工,你不三顾茅庐,第二个员工岂不觉得亏了?会跟你老板大闹起来的。如果每个员工都要三顾茅庐,那刘备这辈子趁早别干别的了,天天只顾茅庐了。
    简单的一个三顾茅庐,这个美好的传说,是建立诸葛亮缺心眼、刘备心眼不够用的良好基础之上。
    如果刘备和诸葛亮的智商,能够与公众平齐,那么,三顾茅庐就不会发生。
    同样的,如果诸葛亮和刘备的智商比公众高出许多,那么,三顾茅庐就必然要发生。只不过,这个茅庐在发生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的前提。
    这个前提就是,诸葛亮一定要到刘备面前,秀一秀他的智识谋略。刘备是识货之人,一旦发现诸葛亮,那么诸葛亮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回家关上门睡觉,等着刘备三顾茅庐就行了。
    没有这个过程,刘备决不会行动,决不会去顾什么茅庐。只有在这个前提发生之后,诸葛亮才胜券在握,高卧隆中,而刘备也才会哭着喊着,趴在诸葛亮门前苦苦哀求,打死也不肯走。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明白了,被史家贬斥为小道消息的《魏略》,和三顾茅庐都存在。诸葛亮确曾去刘备那里,递交过求职简历,而刘备也千真万确的,三顾过茅庐。
    全面的事件,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当曹操稳固了自己的地盘之后,诸葛亮就坐不住了,他在屋子里团团打转,不行,战争的中心,正犹如暴风雨一般,向着荆州徐徐推进,如果不马上行动,等到数量以百万计的杀人团伙来到,到时候你跟谁说理去?那些大头兵大字也不识一个,就知道轮刀子砍活人。不行,我可是诸葛亮啊,不能让人随便砍。我必须出山,加入一个杀人团伙。
    加入哪个杀人团伙呢?去曹操那里,那边的人才满山遍野,挤得水泄不通,我去了也难以出头。最好是加入刘备这个杀人团伙,小公司啊,到那里混个总裁啥的,最容易不过的了。
    可问题是,刘备这个杀人团伙,能够支撑到今天,那是因为他们有料,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范例。拜托了司马徵、徐庶去忽悠他,可是这俩活宝不给力,根本不见什么效果。
    刘备心眼太多,想忽悠这家伙来三顾茅庐,那只有……只有我自己过去,递交求职简历了。于是,《魏略》所记载的事情,就必然的发生了。
    非发生不可。如果这事不发生,刘备见不到真货,无法正确估量诸葛亮的实用价值,决不会冒巨大的经营风险,三顾什么茅庐的。
    诸葛亮来到刘备这里,递交求职简历。刘备一看,噢,来了个求职的,正好缺个调酒的服务生,就让他来吧。于是诸葛亮就在心里默唱着:“治大国那么呼嗨,烹小鲜那么呼嗨,治大国如烹小鲜,呼儿嗨吆……”就无证上岗,开始调起酒来。这时候刘备宴席,请来杂七杂八的怪人,让诸葛亮调酒。诸葛亮一边调,一边问:“老板,看你眉头不展,啥事让你这么愁啊?”
    刘备道:“你个服务生问这么多干什么?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诸葛亮道:“也未必,至少老板说出来,如缓释一下心里的压力。”
    “也对。”刘备以为然,就说道:“荆州的太平日子,马上要结束了,曹操那王八蛋,他可是说来就来啊。要打仗,就需要足够的士兵,可是我研究这荆州的居民,发现最多只能征召十万士兵,数量远远不够,不够曹操打的啊。”
    诸葛亮笑道:“我以为什么难事呢,原来是这么件小事。”
    “小事?”刘备眼珠子咕嘟一声,鼓出了眼珠,“哎,我说你这个服务生,年轻人注意不要乱讲话,当心大风把你的舌头吹掉。我说的这个问题,天下还没人能够解决得了。”
    “不,有一个。我能解决。”诸葛亮说。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竖起一根头,说出他的解决方案。当时刘备就腾的一声跳起来,怔愕在当场。
    正因为诸葛亮说出这番话,才让刘备马上意识到,这世上,还存在着一个比他和曹操加起来更具智慧的人。
    而这个人,此时就在他的眼前。
    【3.诸葛亮很受伤】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替刘备解决的兵源不足这个问题呢?
    诸葛亮说:“老板,你考虑过流动人口管理没有?荆州之所以兵源不足,那是因为你只想到了固定人口,可是还有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些人为了逃避战乱,纷纷逃到了荆州。此时的荆州,流动人口数量远高于固定人口,只要派士兵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以办理暂住证为名,把他们组织起来,那么你就得到了一支在数量上足以和曹操相抗衡的军队。”
    这番话,真的把刘备给吓傻了。
    史书上记载说,诸葛亮帮刘备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流动人口编入军队中,于是刘备一下子得到了四十万的军队。
    要知道,当时天下,有能够把老百姓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掏出来,逼迫他们上战场打群架的能力的,天下只有两个人,就是曹操和刘备。正因为此,所以曹操才会说:“天下英雄,使君与操。”
    现在来了个诸葛亮,比曹操刘备加起来更狠,他连流动人口都不放过,都要挤出油榨出汁来。
    发现了诸葛亮有此奇才,刘备如获至宝,急忙请诸葛亮上坐。
    诸葛亮如果坐了,那他就不是诸葛亮了。他当时肯定说:“不好意思老板,我想我还是不适合于出来工作。我回家啊,宅在家里,才是我最喜欢的事情。”然后他就撂挑子回家了。这时候刘备终于醒过神来了,诸葛亮,是生他的气了。因为他没有去顾茅庐。
    诸葛亮已经派了司马徵和徐庶,前后两批人马来游说刘备,让刘备去顾茅庐。可刘备不见兔子不撒鹰,没有去顾,这让诸葛亮很受伤,所以他抬高了价码。现在这个茅庐,不是顾一次就完事的,你必须要三顾,少一次也不行。
    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如此赌气,就不怕刘备不高兴吗?恰恰相反,刘备会非常之高兴。单凭管理流动人口这一手,就值得刘备这样做。说过了,刘备是识货之人,他知道诸葛亮值这个价。如果他不知道,诸葛亮也不会摊开筹码。
    此外,诸葛亮开出这个价格,还有一个目的。刘备有义务配合他炒作,要在最短时间内,把诸葛亮的名气炒出来。
    因为诸葛亮有大才,要大用。但是他的名气,却只在荆州狭小的圈子里,构不成对世人的影响,这势必拖累到诸葛亮对曹操等人的威慑力。所以必须要借这次机会,把诸葛亮名气打响。诸葛亮名气越是响亮,刘备捞到的利益就越多,这是双方心知肚明的事情。
    所以推敲起来,不排除另一种可能:三顾茅庐,是诸葛亮亲见刘备,展示自己高妙的治政手段之后,与刘备共同策划的炒作行动。
    要知道,诸葛亮很快就会以刘备特使的身份,被派往东吴。如果不事先将诸葛亮的身价抬起来,让一个籍籍无名的诸葛亮去了,那边不晓得这厮是干什么的,说不定接待规格不够,只派个副主任科员陪诸葛亮喝茶洗脚,那可就误了大事。
    这时候再返回去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就会恍然大悟:“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漏洞,刘备好歹也是个老板层级的人物,去了一次,诸葛亮就应该回个礼,两次,那诸葛亮就已经失礼了,还要三次……不要说刘备,就算是个普通老百姓,接连三次登门,都会觉得大丢面子。他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物,难道就不知道给刘备留点颜面吗?除非,诸葛亮事先已经得到了刘备的默许。
    有趣的历史,就这样开始了,刘备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三顾茅庐。而诸葛亮则是搬个小板凳,每天在屋顶上坐着,看到刘备来了,他急忙钻进洗手间,声称自己不在家,让刘备顾不着他。
    这是两个具有着绝顶智慧的人,在玩一场心知肚明的游戏。这个游戏,是演给傻兮兮的老百姓看的。目的只有一个,抬高诸葛亮的身价与知名度,达成于他和刘备双赢的局面。
    第一次来,诸葛亮躲在洗手间里:不好意思,我不在家。
    第二次来,诸葛亮仍然钻进洗手间:不好意思,这次又不在。
    第三次为,诸葛亮终于迎出门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帘外日迟迟……”推开门,他看到的,却是刘备刘玄德黑紫色的脸。
    这一次,轮到了刘备生气了。“我不三顾茅庐,是我不对,是我欠你的。现在,你这破茅庐,我已经三顾了,轮到了你诸葛亮,欠了我刘备的。”
    “露一手!诸葛亮你必须再露一手。如果你不露一手的话,那我刘备,闭着眼睛三顾茅庐,岂不成了傻瓜蛋了?”
    诸葛亮眨巴着眼睛,没办法,只好再露一手。
    隆中对!
    【4.你的敌人是谁?】
    公正的说,从刘备和诸葛亮隆中对了之后,很少有谁知道他们俩到底在搞些什么。
    这个隆中对,诸葛亮对刘备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占有了天时。孙权,借父兄之力,据长江之险,他拥有了地利。那么你刘备有个啥子呢?你啥子都没有,除了人和……”这是地地道道的胡说八道。虽说刘备不象曹操那样残忍嗜杀,但要说他占有人和,纯粹是胡扯。单说他老兄走到哪里,就把老百姓家的饭碗砸了,所有人都拖出来上战场替他打架斗殴,就知道他绝无可能占有人和。这种战争狂也会有人和,那人岂不成了弱智白痴的混合体?
    嗯,你说刘备没有人和……没有人和,人家怎么后来当了皇帝呢?
    因为刘备有一个帝王的人格魅力,并由此组建了他的专业班子。这个班子,是杀人的班子,不需要人和。只需要敌人!
    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要完成这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告诉刘备杀人团伙,他的敌人是谁。
    诚如大人物所说,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问题是打架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楚,这架你没法打。所以诸葛亮,他要开章明义,告诉刘备,他的敌人是谁。
    诸葛亮说:刘备先生,你的敌人是刘表。
    没错,就是那个宁可天下人搞我,我绝不搞天下人的刘表。
    【5.刘先生,你搞不搞?】
    说刘备的敌人是刘表,这话,可有什么依据?刘备也肯定是顾虑重重,这样质问诸葛亮。
    于是诸葛亮会说:“刘先生,还记得吗?自打汉灵帝蹬腿咽气,董卓入京以来,这悲摧的东汉帝国,就好比一只被扔在地上的粗瓷大碗,啪啦啦,裂成了整整十块。”
    “哪十块?辽东公孙度是第一块、幽州公孙瓒是第二块,凉州吕布是第三块,江东孙坚是第四块,冀州袁绍是第五块,荆州刘表是第六块,汉中张鲁是第七块,益州刘璋是第八块,捧着玉玺的袁术是第九块,还有第十块是安狄将军马腾。”
    而于今,这十大军事豪强,都处于个什么态势呢?
    “辽东公孙度,你够不到他,那是曹操盘子里的菜。公孙瓒和吕布都已经身死名灭,他们的地盘归了曹操。袁绍和袁术这两兄弟,一个比一个悲惨,这段时间以来,曹操就是清扫他们的残余势力。”
    “剩下来的,只有江东孙氏、荆州刘表、汉中张鲁、益州刘璋,以及马腾了。但马腾也活不长,曹操对他分庭抗礼,有老大的意见。”
    “曹操和江东孙氏,这两股势力超级强势,不是正经人能够撼动的。如果你,刘先生,你也想替自己捞一块地皮的话,那么就只能在荆州刘表、汉中张鲁及益州刘璋,这仨人身上打主意了。”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们来看看这三块肥肉,这正是现成的帝王基业。你看啊,如果能拿下这三块地皮,连成一气,那么,刘先生你可以进入西川,称王称霸,再派一个能打的守在这荆州,做为向中原俯冲的桥头堡。到时候进可以夺取天下,退可以关门做大佬。”
    “刘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
    可以确信,当时的刘备,望着诸葛亮自己画出来的地图,正如同面对着绝色的美女,呼吸突然急促了起来:“诸葛先生,你让我先搞刘表?”
    诸葛亮:“先搞刘表,再搞刘璋。夺取荆州,拿下西川……补充一下,这也不是我的建议,实在是曹操那厮胃口太大,他和江东孙氏,把十块无主地皮吞得七七八八了,就剩下个荆州、汉中和益州……这是最后三块地皮了。也是你刘备最后的机会了。”
    “纷乱的时代已经结束,一统的大趋势已经到来。”
    “如果你搞掉刘表和刘璋,夺得这两块地,在未来的市场大竞争中,你还是有机会的。但如果这两块地皮被曹操捞走,那你就再也没咒念了。刘先生,你搞不搞?”
    刘备激动起来:“搞搞搞……咋个搞法好呢?”
    【6.出山第一败】
    诸葛亮出山第一战,就栽了个体面的大跟头。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粉饰诸葛亮,营造他宇宙第一智妖的怪异形象,硬是把刘备在七年前火烧博望坡的杰作,划到了诸葛亮的业绩表上。但小说家这么个搞法,也是情有可原,没得法子,因为智慧之神诸葛亮,出山第一战就输掉了,而且输得好惨。
    小说家缺心眼,不明白正是因为诸葛亮首战告败,恰恰印证了他的伟大战略思维的正确性。说明白一点就是,正是因为诸葛亮失败了,才证明了他的正确,这场大败仗,终使得他霎时间跻身于刘备杀人团伙的核心之中。
    事情是这个样子的,诸葛亮指点刘备,现今只剩下三块无主地皮了,一个是刘表的荆州,一个就是益州的刘璋,还有汉中张鲁,所以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拿下刘表。
    但怎么个搞法呢?
    突然叛乱,杀死刘表?这样搞不妥当,因为手段太无耻。最好最好的法子,是让刘表主动放弃权力。
    事情明摆着,此时在刘表的阵营中,刘备是最优秀的核心人物,徜若刘表一死,能够把政权平稳的交接到刘备手中,一如刘备在徐州之时,陶谦就是主动提出让刘备接班的,这个法子又有名又有利,是最完美的。所以,一定要派人打入到刘表的身边,借以影响刘表。
    派谁去好呢?派谁也不合适,刘备这边能打的人多,玩心眼的却有点少,只有一个诸葛亮。可让诸葛亮去,却是最最不合适,因为他是荆州人,是在刘表的治理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如今他成才了,不说快点去刘表那里递求职简历,却跟了刘备,这多少有点对不起刘表。无论如何,诸葛亮是个最不合适的人选。
    但要命的是,刘备阵营最后派出来的人,竟然还是诸葛亮。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是新晋员工,资历太浅吧?
    史书上暗示说,这是因为诸葛亮来了之后,刘备天天和他腻在一起,引发了关羽张飞老大不高兴。以前,刘备天天晚上,都是和关羽张飞睡在一起。可自打诸葛亮来了,刘备不再睡他们俩,只睡诸葛亮。所以关羽、张飞就闹事,这么一闹,诸葛亮没得法子,只好去刘表身边做卧底。
    总之,诸葛亮郁闷的去了,到了之后就遇到了天大的麻烦。
    当时刘表有俩儿子,大儿子刘琦,小儿子刘琮。刘妻蔡氏喜欢刘琮,讨厌老大刘琦,就弄来许多人搞刘琦,刘琦每天都吓得半死,生怕老爹宰了他。正恐惧之间,突然诸葛亮来潜伏卧底,刘琦宛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抓住诸葛亮不撒手:“小亮,帮咱个小忙,告诉我现在咋个整,啊,求求你帮我想个法子……”
    当时的诸葛亮,心里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这刘琦,是刘表集团中失势之人,却找他来帮忙讨主意。如果他帮了刘琦,就等于是加入了这个失势的阵营,那他的潜伏工作,就算是彻底失败了。于是诸葛亮闭牢了嘴巴,随刘琦怎么恳求,打死也不吐一个字。
    不想刘琦用了个怪招,他请诸葛亮登楼看美女,听说有美女,诸葛亮就闭牢了嘴巴,赶紧跟刘琦上楼了,上去之后,却发现下面的楼梯,已经被人撒掉。然后刘琦说:“诸葛亮,你个王八蛋,到底帮不帮老子这个忙?不帮老子就把你推下去,摔不死你才怪!”
    当时诸葛亮就傻了眼,嗫嗫的说:“别,别推我……我有恐高症……救命……你听我说,你担心那伙人害你,只要远离荆州,去前线统兵做战就是了。去了前线,你掌握了兵权,将来你爹有个三长两短,你挥师打回来,还怕那些害你的人吗?”
    刘琦点头:“早说不就没事了吗?你看你……上来吧。”
    两人下楼,诸葛亮被刘琦摆了这一道,心里恨死了刘琦,对自己说:“嗯,这段经历太闹心了,幸好当时的情形没人看到,我不能让史家真的写出来,以免影响我的光辉形象。”
    让刘琦离开刘表,是诸葛亮犯下的一个大错误。这个错误,导致了此后一连串的错误发生,直到错误太多,已经没法子再错了为止。
    【7.刘备首次拨刀】
    《三国志》上称,刘表的大儿子刘琦,把诸葛亮骗上楼之后,并没有恐吓威胁诸葛亮,而是苦苦哀求,才打动诸葛亮替他出了主意。但我们可以确信,这段文字是诸葛亮自己编造的,真实的情形,应该是我们所说的那样。
    有证据吗?有!这证据就是:刘表马上就死了。
    刘表死得超快,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正当刘琦听了诸葛亮的吩咐,去了前线督师时,刘表就已经不行了。
    于是刘琦急忙赶回来,生怕父亲死了,他没了着落。可是,他弟弟刘琮那伙人,也就是弟弟刘琮的大舅蔡瑁、张允等人,不允许刘琦见垂死的刘表,喝斥他说:“你回来干什么?你爹让你快点回去,快走,别惹你爹生气。”
    史书上说,刘琦流着眼泪走了。他就这样走了,没有找诸葛亮问一声,甚至也没有派个人,给诸葛亮送个口信,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诸葛亮在他心目中,根本没什么份量。如果像诸葛亮自己所说,刘琦那么尊重他,祟拜他。那么,这时候的刘琦,就应该找诸葛亮问个计策。他没有,这就证明了诸葛亮所提供的记录,精确程度不够。
    新的证据进一步浮上水面。刘琦刚刚回去,刘表就正式含笑九泉。
    刘表死了,襄阳城中的刘琮党徒们,就先给刘琮办理接班手续。办妥当了之后,大家开会讨论:“眼下这情形,有点不妙啊,现在我们让刘琮继位,老大刘琦他肯定不乐意,樊城还有个刘备,也是很凶很凶的,他留在这里不走,就是打我们荆州的主意。看起来,除了立即请曹操来主持局面,我们是对付不了他们的。”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刘琮就这样投降了。
    曹操接到降书,乐得差一点没有疯掉,立即飞马狂奔,于当年九月赶到新野,接受刘琮的投降。
    曹操来了,可是刘备竟然一无所知。他的眼线呢?他的侦察兵呢?他的情报系统呢?曹操从许昌飞奔新野,这是多么大的动静,可是刘备硬是没有听到。很显然,八年在荆州趴窝,刘备虽然没有趴废,但耳目真的不灵光了。
    刘备知道这个消息,居然是刘琮派了属官宋忠去樊城通知刘备时。史书上说,当时刘备一听这个消息,差点没有当场疯掉。当时他拨出刀来,这是刘备生平头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愤怒而拨刀。他用刀尖指着宋忠,气得全身颤抖,说:“你们这伙王八蛋,都不是好东西!这么大的事情,竟然瞒着我,我就是杀了你,也解不得心里的恨。但是,如果我杀你这种人,那我刘备和你们又有什么区别?滚吧!我们要开会了。”
    赶走宋忠,刘备立即召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上,群情激愤,大家建议立即起兵,径取襄阳,拿下荆州。这个大家,应该是以关张为首的武将系统。所以这个建议,最终没能通过。
    事情发生的太过于突然,战争这种事,是一个大规模的社会游戏,往往要准备个十年八载,才能打上场象模象样的仗。现在说去打襄阳,只是气话罢了,单只是个士兵组织,战前动员,粮草运输,以及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就不是三天能定下来的事儿。
    可问题是,眼下是曹操已经来了,近在咫尺之间,你没有准备,也得行动啊。唯一的办法,就只能逃。不逃咋整?
    【8.为什么要搞死我?】
    悲摧的刘备,率领着他的班子,再一次的踏上了颠沛流离之路。
    因为太过于悲愤,刘备特意绕道襄阳,命士兵向城中喊话,让刘琮出来说话。“这个王八蛋,你凭什么这么摆布我?你即位就即位了吧,为什么又投降曹操?你投降曹操就投降吧,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你难道不知道,我和曹操是生死仇敌吗?你想害死我,真说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这么狠毒呢,嗯,为什么?”
    刘琮知道自己理亏,躲起来不吭一声。
    摆在刘备面前的时局是,不管他多么痛恨刘琮,但这个襄阳城是不能打的。攻城可不是三天两天的事儿,稍一耽搁,曹操就会从后面猛扑过来。若然是被曹操抄了后路,那可就全完了。
    走吧!
    这时候的刘备,有部队十几万人,辎重几千车,如果早有准备的话,单凭如此的实力,拿下襄阳不成问题。可是刘表死得太突然了,刘备连个他死的苗头,都没有感觉到。而这就意味着,他手下的十几万人,已经沦为了曹操刀下的鱼肉。
    最气人的是刘琦那王八蛋,曹操一来,他就发足狂奔,逃到江南去了。你逃走之前,派个人告诉我一声啊。他偏偏不告诉。
    刘琦死定了。
    诸葛亮的美好计划,就这样成了泡影。但这真的不能怪诸葛亮,反而恰恰证明了诸葛亮确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早就告诉过刘备,先搞刘表,再搞刘璋,先取荆州,再取西川。而今曹操突至,恰恰证明这个思路的正确性。怪只怪刘表那厮死得太快了,如果他再晚死几天……唉,啥也别说了,快点跑吧。
    部队太多,行军速度太慢,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这时候有人劝刘备撇开大部队先走。刘备舍不得啊,攒这点家底,多么不容易啊,让刘备一下子抛开,那还不如一刀杀了他。
    刘备守财奴,舍不得抛开家底,此举获得了世人最高的评价,一致认为他讲仁义,讲道德,是个好同志。
    刘备的队伍稀哩哗啦过襄阳,这场景却刺激了城里人的脑子,一下子跳出来一个超有智慧的人。
    这个人叫王威,是以前刘表手下的一个将领。他以前,对刘备没什么好感,知道刘备一直在图谋荆州,此时看着刘备走过,他的脑子里,哇的一声,跳出一个天才的点子。
    王威匆匆去找刘琮,报告说:“小老板,我有一个好主意,曹操来了,刘备终于逃了。可是我们以后,难免还会落入曹操之手,任曹操宰割。我看不如这样好了,你给我几千奇兵,我埋伏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伏击曹操。如果捕获了曹操,那么我们的被动处境,就一下子扭转过来了。”
    刘琮犹豫不决:“王伯伯,可如果你没能捉住曹操,曹操来找我们算帐怎么办?到时候我们即得罪了刘备,又得罪了曹操,那我岂不是死定了。”
    “这个……说得也是。”王威怏怏而退。
    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计划,如果实施,三国当时的时局一定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王威能力不足,只能是望洋兴叹。
    刘备继续奔逃,这时候曹操飞也似的追上来了。他渴望抓住刘备。只要逮住刘备,他人生的任务,基本上就不剩下什么了。
    【9.赵子龙单骑救主】
    为了抓捕刘备,曹操只率了五千轻骑,狂追不止。
    这五千轻骑,应该是曹操的精锐作战部队,当初他就是靠了这五千之众,奔袭乌巢,一举烧掉袁绍的粮草,彻底将袁绍逼入了绝路。
    现在,这五千人又来了。
    追赶到长坂坡。
    这里,是小说《三国演义》重点描写的场所,小说中的赵子龙,单枪匹马,于曹军中纵横驰骋,威风凛凛,望之披靡,打出了常山赵子龙的不杇传奇。
    传奇是很激动人心的,但实际上曹操只有五千人马,如果照小说里那么个杀法,五千人真不够赵云杀的。
    正史上记载说,闻知曹操追来,刘备立即上马,招呼诸葛亮、张飞和赵云,并与老婆告别说:“亲爱的,我爱你,迟早有一天,我会骑着喷火的恐龙来接你,拜拜……”甘夫人和靡夫人目瞪口呆:“老公,不要每次都丢下我们不管,我们真的不喜欢战俘营的生活,那里的男人不尊重我们。”
    说什么都晚了,刘备和诸葛亮早已远去。
    逃啊逃,逃啊逃,逃到外婆桥。就听蹄声惊天,烟尘蔽日,曹操已经追上来了。呐喊声震耳欲聋:“刘备站住,我们的政策是,坦白不宽,抗拒更严,你自己掂量吧!”
    刘备一边拼老命打马,一边大喊道:“小张,你在不在?”
    张飞:“我在这里!”
    刘备:“祖国和人民考验你的时刻,到来了。”
    张飞:“……让我断后耶,为何不让诸葛亮来?”
    刘备:“先你后他,谁也别争。”
    张飞就停在一座桥边,先命士兵拆毁了桥梁,横矛马上,大喝道:“吾乃张飞张翼德是也,有本事你们飞过来!”
    曹军士兵:“靠,你把桥拆了,然后硬说我们不敢靠近你,有没有这么瞎掰的啊?”
    没奈何,曹军士兵只好分头绕路穿越小河。这时候刘备和诸葛亮正在比赛谁跑得更快,忽然有人纵马追上来,大喊道:“老板,不好了,你那个贴身保镳赵云,他向北逃走了。”
    北边是曹操,这人的意思是说,赵云去投靠曹操去了。
    刘备一听就火了,拿手戟向报信人投掷了过去:“胡说!赵子龙是绝不会弃我而逃的!”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赵子龙对刘备扔掉老婆孩子的表现,那是相当的不满意。
    赵云是真正的军人,他做不出丢下妇孺、自己逃跑的龌龊事。但他也不会因此责怪老板,死生关头啊,刘备都快要吓死了,赵云所做的,就是让老板自己跑,而自己返回去,营救刘备的老婆孩子。
    赵子龙单骑救主。说到这个单骑救主,也很不容易的,不容易的不是百万军中的撕杀,而是早年的史书另有说法,不承认赵云的功绩。
    这个说法来自于《魏略》,上面说,实际上,早年刘备在小沛的时候,曹操突然打过来,刘备丢下老婆孩子不管,逃奔荆州。小刘禅一个人满街乱跑,被人贩子逮到,到处乱卖,结果被一个叫刘括的给买去当儿子,还给刘禅娶了个媳妇,于是刘禅就和媳妇生下个孩子。再后来,刘禅因为记得父亲姓名,终于被人送到了成都,父子相认……诸如此类。
    早年的史家对此说法进行了严厉批驳,批驳的角度主要是从年龄上。因为照《魏略》这么个说法,刘禅的年龄应该好好大,但实际上,刘禅没那么大……总而言之,赵子龙的功绩,也是经过一番折腾才予以承认的。
    所以,目前的正史记载是这个样子的,刘备和诸葛亮疯了一样往前逃,赵云转身杀回去,不久就怀抱两岁的小阿斗刘禅,保护着甘夫人回来了。
    怀抱婴儿,再保护着甘夫人,赵云的速度只会比刘备、诸葛亮慢,却又是如何追上他们的呢?
    这是因为,刘备和诸葛亮逃到了江边,停了下来。
    【10.长坂坡双边会议】
    逃到江边,就无路可走了。
    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刘备团伙,核心人物目前有五个人: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和赵云。可是在刘备奔逃之前,他只招呼了诸葛亮、张飞及赵云,何以不叫上关羽呢?
    关羽带着水师,去搞船去了。当刘备一行逃到江边时,正见水面上战船急下,关羽来接他们来了。
    大家赶紧上船。
    渡过沔水,前面就见一支万人之众的队伍,正在拼命狂奔,仔细一瞧,原来是刘表大儿子刘琦,带着他的残余。
    于是大家会合在一起,继续奔跑狂奔,却没有注意到,在他们的后面,有一位老兄,也正拼老命的追赶他们。这老兄就是东吴来的鲁肃。
    鲁肃在江东,听到刘表死亡的消息,就急忙去找孙权,说:“老板,不得了了,刘表死了。荆州与我们江东相邻,刘表一死,必有变化,那边还有个刘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我请求立即前往荆州,以为刘表吊丧之名,说服他们与我们合作,不要跟曹操凑成一伙。”
    孙权说:“你快去,差旅费回来再报。”
    行至路上,鲁肃就听到了曹操正杀奔荆州的消息——连鲁肃都知道了,可是刘备这伙人竟然懵懂不知,真是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史书上说,鲁肃是在长坂坡追上刘备的,并立即与刘备进行了友好的双边会谈。
    难怪有人不承认赵子龙,你看这长坂坡明明开着会呢,让他又如何大战曹军百万兵马?
    会议上,鲁肃问:“刘先生,不晓得你要去哪里呀。”
    刘备说:“去苍悟吧,苍悟太守吴巨,四十年前我们见过面。”
    鲁肃说:“刘先生,别忽悠了,你现在只有一条路,与我们江东结盟,不知刘先生以为然否?”
    刘备说:“这个……不急,啊,不急。”
    鲁肃转身,对诸葛亮说:“你大哥诸葛子瑜,脸巨长,人称驴脸诸葛瑾,我们是哥们儿。”
    诸葛亮说:“嗯,我七岁的时候跟姐姐来荆州,于今已经二十年了,你要是不说,我还真不知道我大哥长了张驴脸。”
    散会之后,刘备、诸葛亮就回去休息,不久接到侦察员报告:“报,不得了,曹操的水师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将我们包围了。”
    诸葛亮不敢睡了,冲到刘备面前,说:“事急矣,我必须要去一趟江东,忽悠孙权出来替咱们顶雷,否则咱们就没咒念了。”
    刘备说:“你行不行啊,你跟我混之前,一直宅在家里,也没受过系统的外交官训练啊。”
    诸葛亮说:“行不行就这么着了,快点让财务给我拿差旅费吧。”
    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就这么进入了执行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