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绸缪 阅读至0%

第108章 绸缪

书名:一舞长安 作者:胡安公子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7:54
    清凉殿中一派的肃穆。
    刘彻坐在皇榻上反复望着手中绢帛上的字迹,那银钩铁画般刚劲有力的字迹,让往事历历在目,他的音容笑貌,仿佛又浮现在了眼前。
    “十哥,王孙知道,这些年来,匈奴一直是你心头的一根刺。你若有日决心要与那漠北匈奴一战,王孙愿意身先士卒,为你一雪前耻,拓土封疆。”
    一雪前耻,拓土封疆。
    此字犹在,此话犹存。
    你本该铁马金戈,醉卧沙场,替朕圆毕生之夙愿。
    可如今你又在哪里?
    殿下的人没有体会到他此时内心复杂的情绪,侃侃而谈道:“陛下,大行令所说此事还未经查证,许多细节还不稳妥,臣以为不可贸然行事。”
    刘彻抬起头来望着眉头颦蹙的御史大夫韩安国,缓了几许轻声道:“朕知道,此事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定的,答应给匈奴来使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少,此外朕还要追加一些,以示修好诚意。”
    “陛下说的极是,马邑此事确实错综复杂,只怕还要从长计议。陛下追加匈奴来使索取的进贡财物,一来表达了我们汉廷与匈奴修好的诚意,二来,若是真要有日不宣而战,此举用来迷惑车臣单于也是非常好的策略。如此,也可让他对我汉邦放松警惕与鼓励。”太仆公孙贺在一旁附和了一声,见御史大夫韩安国低头沉思,似乎也没有异议。
    他向来都是聪明圆滑之人,不会有大的主张,却也鲜少会有纰漏。
    对于马邑之谋,他一时也说不出长与短来,便又朝着刘彻拜手补充了一句:“至于大行令说的这个雁门马邑的豪商聂壹其人,臣以为也要好好调查一番。”
    “陛下,聂壹与臣已谋划此事多年。”王恢闻声赶忙解释道:“当日在聂壹于长安的别馆——玖云霄中,与我商议此事。不料,被韩嫣之弟韩说撞破,便由他引荐。我三人曾与聂壹的玖云霄中促膝长谈,都深觉此计可行。”
    “韩说?”刘彻狐疑地皱了皱眉:“此事究竟还有多少人知道?”
    “陛下放心,算上今日在场列位,怕就只有聂壹与韩说了。”王恢赶忙掩饰道。
    “臣还是认为,陛下此行定要谨慎。”御史大夫韩安国抬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皱着眉头轻声道:“对于聂壹此人,我们并不了解。此人说,他有办法把匈奴大军引入马邑,要我们派重军设伏马邑,从而瓮中捉鳖。他是否真有这样的能耐,臣先按下不表。可若是我们不能伏击成功,将匈奴大军一举歼之,从此便就是与匈奴撕破的脸皮。事后,也必然会遭到匈奴的大肆报复。那样的话,只怕是得不偿失啊。”
    “御史大人此话欠妥,若是我们设重兵沿途于马邑伏击,匈奴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且漠北通往马邑途中,有一段道路十分狭长,我们可埋兵于沿途,伺机而动。而且……”王恢神秘地一笑:“聂壹有把握,此次车臣单于会亲自挂帅。”
    “此话当真?车臣单于当真会亲自挂帅?”刘彻闻后,墨玉一般的不由一亮。
    “千真万确!”王恢拜手道。
    御史大夫韩安国在旁冷哼一声“车臣单于就算是亲自督战,也未必会第一个冲锋陷阵。王大人当真有信心生擒单于?”
    “只要情报准确,自然不会失手!”王恢也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不理会一旁总是与他唱反调的韩安国,毕恭毕敬地对着刘彻拜手道:“臣与聂壹谋划此事已不是一两年了,再来马邑地形险要,本就是易守难攻。臣愿率领十万精兵潜伏于第一道关卡,首先对匈奴大军发动攻击,一举灭之。”
    “大行令的计划虽好。可我们怎么知道,单于他一定会带着大军前来呢?”太仆公孙贺见王恢越说越亢奋,连忙站出来想稳一稳局面。
    毕竟此事突然,刘彻又一心想与匈奴宣战,韩安国此时也不敌王恢的一通有备而来的激昂陈词。眼看着这御座上的皇帝听见车臣单于亲自挂帅的消息,便目光如炬,跃跃欲试的模样,他作为此事的参与者,必然也要适当地向回拉一拉。
    “匈奴人狡猾善变,臣以为,此事还是要从长计议。”
    “太仆大人放心。聂壹行走漠北多年,倒卖汉人的布匹丝绸之所以能毫发无伤,便是因为他贿赂了不少匈奴中的王族,才能保证他一直在漠北通行无阻。”
    王恢显然准备充分,立马又补充道:“他极尽全力接近车臣单于已不是一两年了,他把马邑描绘成一座十分富硕的城池。如今已快要到冬季了,匈奴人兵疲马乏,这时也最爱出来袭扰我朝边境的城郭,劫掠财物。聂壹曾欺骗军臣单于说,说他有手下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太守,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只有一点,匈奴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坦言若聂壹这能得手,自己便亲率万大军进入武州塞。”
    “如此说来,倒也算是个说法。”公孙贺皱了皱眉头,却也不想显得偏向王恢一方,于是又和了和稀泥:“王大人如此言之凿凿,似乎是有必胜的把握。”
    “臣还是希望,陛下能三思而后行。”一旁沉默了许久的御史大夫韩安国接着公孙贺的话道。
    气氛又陡然焦灼连起来。
    卫青是伴着一场突然其来的大雨才匆忙赶回了清凉殿。
    “卫大人来迟了。”春陀见状赶忙迎了上去,接过少年手中*的布伞:“里边儿都聊了好一阵子了。”
    卫青赶忙拱手向中常侍春陀行礼,却也有些狐疑,不禁问道:“到底是何事?陛下突然又诏卑职前来。”
    春陀摇了摇头,淡淡一笑:“此事怕是不能说的,卫大人进去听听便知道了。”
    平日里刘彻与诸臣谈事,中常侍春陀都是侍奉在一旁的。
    卫青来时,见他守在殿外,便也疑心似乎有些不寻常。再经与其一两句的询问,便也觉得此事或许非同小可。
    中常侍说不能说,他也不好多问。于是便有躬身行了个礼,转身进了殿内。
    刚一进殿,便看到立在殿下的三个身影。三人也皆转身朝他望来,神色各异。
    卫青正要行礼,却被刘彻出声止住:“既然来迟就别磨蹭了,仲卿你上前来,朕有东西要给你一看。”
    卫青微怔,拱手向在场三人示意地鞠了鞠礼,也只有姐夫公孙贺朝着他还了还礼,其余两人皆是一脸莫名的表情望着他。
    卫青躬身,缓缓上前,背后的王恢冷哼一声:“此事事关紧要,在场皆为九卿以上的要员。区区一个太中大夫,也有资格来此议事吗?”
    “大行令这是什么话。陛下请来的,自然是信得过的人了。”公孙贺替卫青打着圆场。
    王恢显然不满,却也不想节外生枝,眼看着刘彻将手中自己的上疏的卷册交到了卫青手中。
    一旁的韩安国默不作声,看着那少年恭敬接过卷册,展开来细读了没多久,眉头就不禁皱了起来。
    刘彻看着卫青面露难色,迟迟不语,不禁问道:“仲卿觉得,此计如何?”
    卫青凝眉,拱手将卷册送还道刘彻的龙案上,表情似乎又一丝为难之色,转身向着身后的大行令王恢一拜道:“大人上疏中提到,要陛下委以重兵,设伏于马邑围歼单于大军。卫青敢问大人,您所指的重兵,大约需要多少人马?”
    王恢轻蔑地瞥了眼前少年一眼:“怎么说,也得要三倍军力吧。”
    卫青敛峨,又问道:“若卑职没有看错,大人的上疏中提到,单于愿亲率十余万铁骑南下。但我们都知,匈奴根本不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且对我大汉的袭扰,也皆是在边境城郭。可这马邑城,深入我大汉边境已有二百余里。大人觉得,车臣单于当真会孤军深入吗?”
    王恢听后冷笑:“我看太中大夫是低估了匈奴人的贪婪。他们对马邑的垂涎,就有饿极的豺狼看到肥美的羊羔。”
    “即便是如此,大人在疏文中写道,通往马邑的路上是一道极其狭长的山谷。大人想要在此处伏击十余万匈奴大军,其行进队伍进入深谷,必然也要绵延十余里。”卫青的语气很平静,激不起一丝波澜:“大人要陛下屯兵三十万于马邑,除去压阵后方的大军,沿途设伏的军队必不超过二十万。二十万的兵力排布在如此狭长的一道深谷之上,兵力分散不说,且无法有效地将匈奴大军完全纳入我军的包围圈。一旦风声走漏,匈奴然想要撤退,此地形也不利于我军追击。”
    公孙贺错愕凝眸,卫青侃侃而谈的这几点,他确实没有想到。
    “你……你懂什么!”王恢义愤填膺:“说得好像你极有行军带兵的经验一般。”
    “卑职愚见,仅是探讨而已。”卫青轻吟一句,转身向着御座上的刘彻拜手道:“陛下,三十万人,三十万张嘴,还不算那些为了酬酢辎重的贩夫走卒。如此计谋,当真不会提前泄露吗?”
    “臣以为卫大夫说的有理。”一直坐山观虎斗,沉默不语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忽然开了口:“只怕此事最好也知会丞相大人一声。”
    刘彻一听到“丞相”二字,眉头立马紧蹙了起来,须臾冷声道:“叫他来做什么?他现在哪里有心思管这些事,净忙着在党同伐异上了。”
    韩安国听后也不好再言,清凉殿上的气氛一下变得云影诡谲了起来。
    刘彻黑着脸色沉默了许久,忽然道:“调李息和李广回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