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倾城 阅读至0%

第19章 倾城

书名:一舞长安 作者:胡安公子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7:54
    我怔怔地望着阿青的眼睛,不知道他所说的我“真心喜欢之人”,是否就是他自己。
    他温柔地笑着看着我,却没有会意我的意思,仍举着递给我的烤鱼,轻轻地抚摸我的头说:“怎么?已经吃饱了吗?”
    我心中有一点偷偷的失望,但也只得低下眼去,点了点头。
    阿青不再看我,转而又把手中的鱼递给那白衣琴师:“先生可再用些?”
    琴师摆了摆手柔声推却道:“多谢小哥方才的鱼,在下已经吃饱了,敢问这位小哥带着这位姑娘是要到拿去,看看在下与你们是否顺路,好结伴同行,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我们去平阳县投奔亲戚,方才听闻先生要去长安,怕是与先生不能同路了。”阿青收回手中的鱼,放在火边,缓缓地说道。
    “同路!同路!”那琴师不知为何,急忙高兴地惊呼道:“这么一说倒是提醒了在下,毕竟长安路途遥远,而这里离平阳县却很近。”
    他顿了顿,仔细盘算了一番,才缓过神来对我与阿青说:“说出来不怕二位笑话,在下虽不才,却与平阳侯府现在的女主人平阳公主——当今陛下的亲姐姐,也算是认识的。前些年,她府上的那群舞姬所用的几支舞曲,皆是在下所做,在府中也算住过半载。现下被盗贼洗劫一空,身无分文,食不果腹,在下愿同二位一起去,看是否能把最近新做的几首曲子,与公主讨一些上路的盘缠。二位既然是去平阳县,那在下就与二位搭伴而行。”
    阿青听完,眸子一亮,思忖了片刻,抬头对他拱手道:“若真是如此,到了侯府,还烦请先生替我们引上一引。”
    “怎么?小哥要去的,也正是平阳府?”琴师诧异的脸上忽而一笑:“那还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我母亲是平阳府的下人,兄长和姐姐也在平阳府做使役。我有个小姐姐,名字唤作子夫,似乎是被选作侯府的舞姬了。先生既然于侯府献过乐,可曾见过家姐?”
    白衣琴师仔细回想了一番,忽而笑道:“你说的那个姑娘,我倒是有几分印象……好像是姓卫,生得唇红齿白,青丝如绢,性情也温和谦恭,几个舞姬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好苗子。这么想来,小哥生得如此俊俏,倒也是和她有几分相似之处。”
    阿青喜出望外:“先生说的,大概就是家姐了。希望到了侯府,先生能帮忙给我姐姐传个话,就说郑……”
    他突然被什么卡住,突然眉间紧蹙了起来,思忖了片刻,方才说:“就说他的弟弟阿青,来投奔母亲了。”
    “好说,好说。”白衣琴师似乎并没有察觉阿青的异常,倒是颇有兴味地问道:“在下方才一时好奇,二位的名讳,可是源于青鸾神鸟?”
    我原本只知道,康奘大哥给我取名叫阿鸾,是因为一种吉祥的神鸟,却从不知道我与阿青的名字连在一起,竟然也是一种玄妙的鸟儿,不由好奇地问道:“先生,可讲来听听吗?”
    白衣琴师轻笑,仰首道:“这青鸾鸟,传说五凤之一,羽翼青如晓天,在碧空中翱翔时,周身的羽翼都散发出华丽清辉,声如天籁,舞若谪仙。不过,这青鸾虽美,却非常孤独,一生只为寻找另一伴侣而活。传说曾有人寻得一只青鸾,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可它始终不为所动,每日郁郁寡欢,三年也没有鸣叫一声。”
    他故意顿了顿,饶有兴味地望着我,稍停了片刻方才开口:“后来,那人听闻青鸾高傲,不见同类,便不鸣也不舞,于是找来一面镜子对着樊笼中的青鸾鸟。哪知道,那只青鸾看到镜中自己翩然的身姿,竟以为是另一只青鸾,欣喜地靠近,却又发现只是镜花水月,慨然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一舞长安。”
    我有些开始后悔逼问他这个故事了,这听起来并不算是一个好故事。
    康奘大哥一直说鸾鸟吉祥,我原以为鸾鸟会是像花喜鹊一般的喜庆欢乐的鸟儿,未想到它居然蕴藏着这样悲伤的故事,不觉心中生出一份哀愁的情绪,拉住阿青的手臂,安慰自己道:“还好,还好我找到了阿青。”
    没想到那琴师听我说完竟噗哧一声笑了起来:“姑娘真是说笑了,这青鸾舞镜的故事原是指男女之间的情愫,姑娘用在自己和兄长身上,甚是不妥啊。”
    我听他这么说,脸不由地红了,把面半掩在阿青的胳臂后面,低声说:“先生弄错了,阿青不是阿鸾的兄长。”
    白衣琴师讶异地看着我,又看了看一旁的阿青:“怎么?莫非在下猜错了?二位并不是兄妹?”
    阿青似乎也被我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沉默了半晌说:“阿鸾来自大漠,身世飘零,孤苦无依,我也只是想带她,去寻一个安生的所在。”
    白衣琴师看着我和阿青,不知暗自思索着什么,良久方才苦笑道:“恕在下眼拙,只觉得二位宛若金童玉女一般,还以为是兄妹。”
    他仔细想了想,似乎又觉得不对,抬头问道:“但二位若欲一同投奔侯府,这位小哥倒还好说,只是这姑娘的身世,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平阳侯府那样的地方,何等的显贵,又怎么会随便收容来历不明的人的?”
    我心中一怔,忧虑地把阿青的手臂抓得更紧。
    阿青虽然眉间紧蹙,但见我这样紧张,便温和地拍了拍我的手臂,转头朝着白衣琴师说:“在下也知道,但凡事总要尽力一试。如若此事当真难成,我必会与她共同进退。”
    白衣琴师听完阿青的话,沉默了许久,又不知思忖着什么。
    大家都不言语,除了篝火炸裂的扑扑声在林间作响,气氛有些凝重了起来。
    忽而白衣琴师盯着我,仔细端详了许久,看得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突然他站起身子向我走过来,轻轻地拉着我的衣袖,朝我招呼道说:“姑娘,你来,你来,你再转几个圈来给我看看。”
    我被他拉起来,心中狐疑,但也按着他的比划,原地转了几圈。
    他一只手拖着下巴,仔细地打量着我,忽而眼中灵光一闪。
    “虽还年幼,但却是美貌不凡,身姿也算翩然,倒是活脱脱的舞姬的料子。在下有一大胆提议,姑娘既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如我们就杜撰一个身世好了,就说你是在下的妹妹。在下便谎称是把妹妹献于公主,备做侯府的舞姬。”
    他见我和阿青都没有作声,只是怔怔地望着他,忽而一笑又解释道:“侯府的舞姬,虽都是侯府精挑细选,从小差人培养、仔细雕琢的,但若论道,真正如姑娘这般宛如谪仙一般的璞玉,还真是未见到一个。公主素来重视府中舞姬,一直欲寻出类拔萃的好苗子,我想,定会愿意收下姑娘在府中了。”
    “那样阿鸾便可以留在阿青身边了吗?”我听他说得胸有成竹,想到若是能成,便可以和阿青再也不分开了,便不由欣喜地问道。
    “若学着唱几只曲儿,会一点基本的舞步,那便更好了。公主见到,定会喜欢得不得了。”他冲着我眯着眼睛轻轻一笑:“说来倒巧了,在下这有首新曲儿,词也简单,现仔细想来,也却与姑娘的处境极其相似,罢了,就只当是因缘际会,就赠与姑娘好了。”
    说罢他站起身来,从黑布中拿出他的那把断了弦的琴来,拨弄着剩下的几根残弦。琴声在静谧的林间悠然响起,如泣如诉,空灵之感犹然而生。
    抚了一段曲后,他突然跟着琴曲悠悠地唱了起来。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曲毕,他的手指离开了琴弦,望着我说:“姑娘可记住了?”
    这歌曲倒是简单,但是曲调却透着昙花一现,稍纵即逝的凉薄之感。歌词也并不拗口,简简单单的三句,却让我觉得甚是沉重,不由问道:“这歌似乎与阿鸾并不相投,‘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这样的女子不知得是什么样?。”
    琴师笑着摆摆手说:“非也,这首歌虽然在下即兴玩笑之作,可但凡长了一双眼睛的人,见姑娘唱此曲,必不敢有所异议。”
    我转身望阿青,他的眼中有些犹豫不绝。
    但他似乎也想不到别的好办法,沉默了一会儿,才站起身来,朝着白衣琴师叩首鞠躬谢道:“多谢先生绸缪,如此大恩,还请问先生大名?”
    白衣琴师也立刻起身,对着阿青还礼道:“若不是遇到二位,还供篝火取暖,在下现在还不知在哪里飘摇,忍饥挨饿呢。在下姓李,名延年,中山人士。只是在下出身倡家,祖辈都是伶人,姑娘莫要嫌弃才好。”
    “先生言重了,在下与阿鸾都是苦命之人,哪还敢去嫌弃他人。先生才情过人,在下是山野莽夫,不懂音律之事,但也听得出先生此曲不凡,千金难求。先生把此曲赠与阿鸾,又答应冒风险帮我和阿鸾向公主引荐,实属在下与阿鸾恩人。”
    “山野莽夫?”白衣琴师轻笑了一声,抬起阿青的手道:“在下闻小兄弟谈吐如此不凡,若是山野莽夫都有小兄弟这样的见识,在下也不必奔走去京城投靠家兄了。”
    说完,他又转眼,目光幽深地望着我:“还有这位姑娘……怕是以后飞黄腾达,到时倒是在下沾了姑娘的光呢”
    阿青听完他的话,也蓦然转首,望向站在他旁边的我。
    他的目光在漆黑的夜中伴着篝火的光芒显得那样幽深,望着我眉间轻颦,久久不语。
    我被他看得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他的心中在担忧什么,但他似乎也不想解释给我听,转而抚着我的肩膀,示意我不要跟着他担忧。
    那一夜,我睡在阿青的身侧。
    他仰着面,双手垫在脑后,面朝着林间茂密枝蔓缝隙中仅仅透出的一星半点的星月之光,阖目而眠。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侧着脑袋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轮廓清晰的侧脸,听着他温热沉稳的鼻息声。
    阿青怕我冷,又怕夜半会有走兽出没。他让我睡在离火堆近的地方,他自己则在我的外侧躺下。睡前他还打趣说,若是狼来了,定是先把他叼走。
    如今他安然地睡着,我却久久不能睡着,想想这两日的纷纷乱乱上演的悲欢离合,如今我还能躺在阿青的身畔这样静静地看着他,这世上再有怎么残酷的事,都不能再把我从阿青的身边拖开。
    我把身子不自觉地凑近他,似乎他才是能够温暖我的那簇冉冉的篝火。
    我的额头轻轻碰到他的衣袖,感觉到他身上温热的气息,正当我闭上眼睛,享受在着片刻的温馨与安宁时,旁边突然想起了一个声音。
    “山有木兮木有枝,姑娘的心思,这位小哥他知道吗?”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