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规则与秩序(上) 阅读至0%

第887章 规则与秩序(上)

书名:万岁约阿希姆 作者:天空之承 本章字数:1018字 更新时间:2020-02-09 01:49
    1944年7月,一个重磅消息赫然将人们的视线从动荡不安的东南欧拽回到战火连天的东北亚:苏俄、日本政府宣布接受国联调停,双方从7月17日起全线停火。
    7月18日零时,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几个小时后,国联提出了有关日苏停战的四点原则,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双方尊重中国的独立主权,即:双方在达成停战协定的同时,必须与中国政府就和平事宜签署官方协约,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从中国领土上撤出军队。
    尽管国联的提议得到了中国方面的热烈欢迎,然而这两年多来,苏俄和日本才是东北亚战场的主角,他们的表现令世人刮目相看苏俄军队在陆上证明了他们“压路机”的称号名副其实,并在一系列的战役中展现出了一流的空地协同和装甲突击能力,在投入均等的状况下,就连德国人也不敢豪言他们能够稳赢苏俄军队;日本军队的表现无愧于他们所推崇的武士道精神,被俘和投降人员仅占参战部队的极小比例,战场上的战损比占据显著优势,而且航空兵、炮兵、装甲兵的实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依靠对殖民地的资源掠夺,他们正在迅速补齐自己的短板……
    《汉江停战协定》和《日苏长城密约》一签订,日军主力迅速南调,不但平息已久的中国战场重起波澜,好容易在南亚战场上扭转局面的印度联邦军更是遭了秧。面对气势汹汹而且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日军野战师团,擅长开挂的阿三们被打得丢盔弃甲、一泻千里,不到六个星期就丢失了他们过去半年艰难夺取的战线和据点。而在澳大利亚北部,当数以千计的日军退役老兵排着整齐的队列、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过港口码头,当地的日本侨民欣喜若狂,高呼“天皇万岁”,本已降温的澳洲局势立即迎来了新一轮“高温天气”……
    当年8月2日,国联理事会在柏林召开第9次特别会议,6个常任理事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阿根廷,以及20个理事国美国、法国、中国、瑞典、比利时、荷兰、丹麦、希腊、墨西哥、智利、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白俄罗斯、埃及、南非、阿拉伯联盟国、哥伦比亚,在这次特别会议上一致谴责了苏俄和日本践踏他国主权的野蛮行径,就中国政府提出的解决中苏、中日争端方案进行了讨论,由此形成了东亚停火方案并以国联的名义传送给苏俄和日本政府,并明确告知两国政府,它们可在此停火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交由国联讨论,但如果继续无视国联提议,国联将联合所有会员国对其进行制裁。
    在此次特别会议上,国联理事会亦就阿尔巴尼亚战乱进行了深入讨论,尽管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代表提出了各种辩解,理事会还是认定了两国对阿尔巴尼亚战乱所应承担的责任,德国、爱尔兰、西班牙这三大常任理事国联合提出了阿尔巴尼亚维和方案。对于这一方案的内容,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方面均表示不满。按照以往的议事规则,他们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任何有损常任理事国利益的实质性议案都不会获得通过。为了解决这一不是bug的bug,常任理事国中的德国、爱尔兰、西班牙、阿根廷联合16个理事国发起组建国际安全理事会,专门负责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决策维和部队出兵事宜,此前负责维和部队组建、编成、训练、部署及后勤补给等事务的维和部队联合指挥部改为对国际安全理事会负责,此举是将出兵维和的决策权从国联理事会转到了新成立的国际安全理事会实质性议案都不会获得通过。为了解决这一不是bug的bug,常任理事国
    既然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阿尔巴尼亚问题上双双作出退让,国际安全理事会顺水推舟,要求奥匈帝国派驻阿尔巴尼亚的部队负责维持该国首都及沿海地区的秩序,安排意大利军队与德国、西班牙、爱尔兰、法国、苏格兰、希腊派出的维和部队一同进驻阿尔巴尼亚西南和南部地区,并力邀阿尔巴尼亚内战双方以会谈协商的方式结束对抗,联合组建临时政府,在国联监督下举行公投选举。
    少了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的幕后挑唆,阿尔巴尼亚内战双方迅速达成和解,战火的平息不但惠及该国百万民众,亦挽救了国联岌岌可危的声望,赢得各国舆论一片赞誉。不过,在阿尔巴尼亚战乱得以化解的这几个月里,东亚和南亚的战火却烧的愈发旺盛:孤立无援的中*队在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举步维艰,投降派逐渐在内部占据上风,灭国亡种的危机感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头顶,尽管这个民族在绝境中迸发出格外强劲的生命力,但若不能及时得到外部援助,他们的抗争也许只能维持最后几个月;开挂的阿三干别的事情或许还行,但打仗绝对是外行,随着二十余万如狼似虎的日军南下印度次大陆,五十多万装备精良的印度联邦军堪称是亚洲的意大利,即便有为数众多的欧美职业军人为他们担当教官、顾问、参谋甚至帮他们指挥战斗,依然是一败再败,到后来士兵们这个民族在绝境中迸发出格外强劲的生命力,但若不能及时得到外部援助,他们的抗争也许只能维持最后几个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